洗浴時,可以結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好的工具是絲瓜絡,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
還有中藥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輪一樣,有祛痰的作用。
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較硬,能搓掉腳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化纖浴巾好。
不適合洗澡情況
1、飽餐后和饑餓時不應洗澡
飽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2、酒后不應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臟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的恢復。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勞動后不應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4、血壓過低時不應洗澡
在水溫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易出現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5、發燒時不應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另外,即使沒有高燒,疾病在急性發展期好也不洗澡。
患嚴重心臟病、高度貧血、尿毒癥、高壓達18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壓、心肌梗死、急性腎炎、急性肝炎、外傷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6、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
洗澡時產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內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
7、癲癇患者不宜常洗澡
洗澡時,由于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內,使得體內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癲癇。
8、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
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干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生活誤區文章的全部內容,現在大家對我上文所介紹的幾種做法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不要頻繁洗澡了哦,凡事都講究一個度,保持衛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