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作為人體的“過濾器”,默默地承擔著清除廢物、調節電解質和水分平衡的重任。一旦腎臟功能開始下滑,身體往往會發出一些明顯的“求救信號”。了解這些癥狀,有助于我們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守護腎臟健康。腎不好有什么表現?當腎健康開始走下坡路時,身體會有哪5個較為明顯的癥狀呢?
1、尿液異常
尿液是腎臟健康的晴雨表。健康的尿液應該是清澈或淡黃色,無異味。當腎臟受損時,可能會出現以下變化:
①尿色深
尿色深黃或呈現棕色,提示水分攝入不足或腎濃縮尿液的能力受損。
②泡沫尿
尿液中出現大量泡沫,特別是持續性泡沫,可能是蛋白質泄漏的標志,即蛋白尿,是腎臟濾過功能下降的跡象。
③尿量改變
尿量突然增多或減少,尤其是夜間頻繁起夜尿,都可能是腎臟調節水分失衡的表現。
2、浮腫與水腫
腎臟負責調節體內水分平衡,一旦其功能受損,水分可能在組織中積聚,導致浮腫,尤其是在腳踝、小腿、腳部和面部。早上起床時臉腫、鞋子突然變緊,或是按壓腳踝后留下凹陷,這些都是不應忽視的水腫信號。
3、疲勞與乏力感
早晨起床,明明睡眠充足,卻感覺像是沒睡一樣,整天都提不起精神,這就是腎臟工作效率降低的典型表現。腎臟負責生成促紅細胞生成素,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如果腎臟功能受損,紅細胞數量減少,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自然會感到持續的疲勞和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