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即腦梗死,冬季為腦梗死的高發季節。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冬季易發腦梗死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在冬季有效預防腦梗死的發生?關鍵在于識別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一、腦梗死的定義及危害
腦梗死,又名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動脈血流中斷或者減少,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的一種病理狀態。腦梗死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
二、冬季易發腦梗的原因
1、血管收縮
寒冷的氣候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流速減慢,從而增加了腦梗死的發病風險。
2、血液黏稠度增加
冬季出汗減少,飲水不足,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不暢,易形成血栓。
3、心臟負擔加重
寒冷環境下,心臟為了維持體溫,需要加大工作量,從而增加了心臟負擔,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情緒波動
冬季陽光照射時間縮短,容易引發情緒波動,導致血壓升高,增加腦梗死的發病風險。
三、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1、頭痛和眩暈
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或者持續性的輕微頭痛,以及頭暈、站立不穩等癥狀,可能是腦血管出現問題的早期信號。
2、視力模糊或者雙視
如果視力突然變得模糊,或者看到重影、雙視等現象,可能是腦梗死影響到視覺神經的表現。
3、肢體麻木或者無力
一側面部、手臂或者腿部突然出現麻木、無力或者癱瘓,尤其是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的癥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