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血栓這個詞,身體出現血栓之后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大,血栓是怎么形成的?既然血栓對健康可能造成嚴重后果,那么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要做好哪些事情才能預防血栓形成呢?
當血管內皮細胞脫落時,血液中的血小板就會粘附在暴露出纖維結締組織的部位,當血小板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是形成血栓的第一步。隨著血栓體積的增大,可能在血液的沖擊下離開原來的位置,在血管中游走,停留在什么部位就有可能導致這個部位血管部分或者完全堵塞,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有些身體組織無法得到血液的滋養而出現問題,危害身體健康。
形成的血栓,如果堵住了腦部的血管,就會導致腦梗;如果堵塞了心臟的血管,則有可能造成心肌梗死,因此對健康危害極大。
1、適量運動、避免久坐
血液循環速度減慢,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就可能形成漩渦,從而增加血栓出現的風險。而運動是促進血液循環的好方法,尤其是快走,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肺健康也有很大好處,所以想要預防血栓,平時可以通過快走來達到目的。
久坐也是造成血液循環速度減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下肢靜脈血管,建議大家平時要避免久坐,坐了一個小時之后要起身活動一下,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降低出現靜脈血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