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②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范圍是否變大或松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③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后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范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④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并施以壓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
4、處理
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正規的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
急性期24~48小時內可冷敷,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48小時之后熱敷2~3天,以促使局部組織滲液盡快吸收,減輕疼痛。必要時,可用膠布敷貼踝部固定制動2~3周。
5、治療
抬高
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在沒有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高于心臟)。同時輔助以理療,那種紅外烤燈就可以了,烤完以后馬上可以敷上中藥,這樣更利于藥效的吸收,有助于散淤。
壓迫
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緊,太松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拐杖
在腳扭傷的時候利用拐杖可以幫助腳。拿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后才整個腳掌著地。
冰敷
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里,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鐘。扭傷當場如有條件應立即冰敷,視情況輕重送醫院或回家自行處理。如果沒有來得及冰敷,如果嚴重的,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水腫,建議采用中藥敷藥的方式治療并抬高受傷腿。
腳踝扭傷怎么辦
1、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后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后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并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2、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抬高患肢。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于傷部,每3分鐘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鐘。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鐘左右,不宜太長。
3、扭傷24小時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于傷處,5~10分鐘后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鐘即可。
4、扭傷初期,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法為好;24小時后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
結語:運動中是容易崴腳的,運動損傷的原因也有很多,常見的有思想麻痹大意、準備活動不當、運動量過大、身體狀態不佳、違反規則、氣候惡劣等等,此外運動場地及其設施不完善、運動時的服裝和鞋襪不符合體育衛生要求等都可能成為運動損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