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又或者叫腦溢血,這種疾病大家一定很了解。一般多數是集中在中老年人患者的身上,由于大腦供血量不足,或者阻塞所引起的大腦缺氧疾病,患者會出現昏迷甚至死亡的現象。那么腦出如何治療?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和因管有保護作用。
2、可多吃上結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3、長期飲用混合奶,(鮮牛奶600毫升,濃米湯350毫升,雞蛋2個,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鹽3克)。
4、為預防便秘, 應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腦出血的治療方法
腦出血的治療原則一般為安靜臥床、脫水降顱壓、調整血壓、防治繼續出血、加強護理防治并發癥,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殘疾率和減少復發,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方法:
1、一般應臥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和血壓升高。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等生命體征,注意瞳孔變化和意識改變。
2、保持呼吸道通暢,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必要時及時行氣管插管或切開術;有意識障礙、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時,必要時應排空胃內容物。
3、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計算,如有高熱、多汗、嘔吐,維持中心靜脈壓5~12mmHg或肺楔壓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鈉血癥,以免加重腦水腫。每日補鈉、補鉀、糖類、補充熱量。
4、調整血糖,血糖過高或過低者,應及時糾正,維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間。
5、明顯頭痛、過度煩躁不安者,可酌情適當給予鎮靜止痛劑;便秘者可選用緩瀉劑。
導致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外界因素
氣候變化,臨床上發現,腦血管病的發生在季節變化時尤為多見,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節,現代醫學認為,季節的變化以及外界溫度的變化可以影響人體神經內分泌的正常代謝,改變血液粘稠度,血漿纖維蛋白質、腎上腺素均升高,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和脆性增加。短時間內顱內血管不能適應如此較為明顯的變化,即出現血壓的波動,終導致腦出血的發生。
2、情緒改變
情緒改變是腦出血的又一重要誘因,包括極度的悲傷、興奮、恐懼等,臨床工作總我們發現,多數腦出血患者發病之前都有情緒激動病史,甚至曾有人做過研究,證實臨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氣、情緒激動導致腦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時間情緒變化時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