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一般是由多種不明的因素而形成的炎性癥狀,通常是外科常見病,青年為常見,男性多于女性。那么闌尾炎是怎么引起的?闌尾炎的癥狀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闌尾炎吧。
闌尾炎的癥狀有哪些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階段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范圍較彌散,常不能確切定位。當炎癥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2、胃腸道癥狀
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癥狀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
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于闌尾壞疽、穿孔或已并發腹膜炎。伴有寒戰和黃疸,則提示可能并發化膿性門靜脈炎。
4、壓痛和反跳痛
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癥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于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隨闌尾解剖位置的變異,壓痛點可相應改變,但關鍵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壓痛點。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后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
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并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才能判斷有無腹肌緊張。
6、皮膚感覺過敏
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范圍相當于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于右髂嵴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皮膚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