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體十分脆弱的部位之一,我們耳朵好能夠保持干燥,這樣可以減少細菌滋生、避免耳炎等疾病出現,有些朋友在洗澡時會讓水進入耳朵中,那么耳朵進水怎么辦才好呢?我們在生活中又要如何保護耳朵呢?
耳朵進水怎么辦
耳朵進水雖說不管它也可以,但我們好還是將這些水給引出來,避免危害耳道健康。
1、棉簽吸水
用柔軟干凈的細棉簽、消毒的脫脂棉、或軟性吸水紙卷成捻子,輕輕塞入耳朵,探入外耳道,捻子碰到水,從而吸收耳內參與的水分,并保持不傷害耳道。
2、咀嚼口香糖
通過嚼口香糖,不斷咀嚼,促使耳道內產生氣流和壓迫,讓耳內進水往外流出,這個方法也比較好用。
3、單足跳躍
把進水耳朵那邊反方的腳抬起,另一只腳一直跳,把水跳出來。站在岸上,將頭偏向有水的一側,以該側的腿支持身體,原地連續跳幾次,使水從耳內流出。
4、活動外耳道
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蚍磸偷刈鰪埧趧幼?,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5、側臥朝下
睡覺的時候躺下側臥,也就是進水的那個耳朵,將進水的耳朵朝下,借助水的重力作用,使得耳朵中的水自己流出來。
6、手壓耳朵
手攤開,呈手掌狀,壓進水耳朵,利用手對耳朵形成的氣壓把水吸出。
7、手掌吸水
把進水耳朵歪向下,用同側手掌緊壓在耳廓上,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松開手掌,連續幾次,進水便會被吸出。
8、大氣壓法
利用大氣壓的原理,將進水的那個耳朵向上,向里面灌水,然后猛然將水倒出。
9、醫用酒精
為了吸收余水并殺菌消炎,可在洗澡結束后向耳道內滴入3-6滴醫用酒精,稍停片刻,讓其自然流出即可。
耳朵進水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可能在洗發時、洗澡時、游泳時,都可能導致水進入耳朵。很多人在耳朵進水后會感覺不適,但卻不當一回事,而長期如此卻很可能引起中耳炎、聽力受損、耳朵痛等現象。
一般當耳朵進水之后,耳道的上皮組織會發生軟化,此時耳朵皮膚對于病菌的抵抗力差,如果耳朵有破損現象則極容易發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