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什么部位細菌多竟會導致出血呢?在生活中,很多人刷牙的時候都會發現牙齦出血的現象,那么,你知道牙齦出血是什么原因嗎?牙齦出血怎么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牙齦出血在暗示什么呢?
牙齦出血,可能是這三個原因!
牙沒刷好,細菌太多了
其實大多數牙齦出血的真正原因是牙齦的炎癥,而導致牙齦炎癥的罪魁禍首則是牙齒表面堆積的牙菌斑和牙結石。
口腔是一個有菌環境,大量的細菌生活在其中,潔凈的牙齒表面先是被一層唾液薄膜所覆蓋,然后各種各樣的細菌就會在這層薄膜上安家落戶,并逐漸成熟壯大,形成一個細菌的小社會,我們稱之為牙菌斑。
牙菌斑里的細菌代謝會產生許多有毒的物質,這些物質就會刺激牙齦組織形成炎癥,炎癥狀態下的牙齦充血脆弱,受到機械刺激后就很容易出血。
牙菌斑在形成之初是可以通過刷牙清除的,但如果沒有及時清除干凈,牙菌斑就會與唾液中的鈣質結合逐漸礦化,變成牙結石。牙結石粗糙的表面會更容易吸附牙菌斑,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加重牙齦的炎癥和出血。
吃了抗凝血藥
目前,我國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許多老年人出于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服用抗凝血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會加重牙菌斑和牙結石所造成的牙齦出血癥狀,使得出血量增大或者出血時間延長。
血液病——比較少見
另外一個比較少見的因素就是血液系統的疾病,比如血友病或者白血病。這些疾病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造成牙齦的自發性出血,也就是在沒有機械刺激的情況下自動出血,而且一般出血量大,不容易凝血。
當然,血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低,而且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就很容易排除。我們日常見到的牙齦出血絕大多數都是牙菌斑和牙結石所導致的。
放任牙齦出血不管,牙會掉!
面對牙齦出血,有人見怪不怪,習以為常;有人憂心忡忡,食不知味。牙齦出血到底應不應該治療,任由其發展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其實牙齦出血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信號,告訴我們牙齦出現了炎癥,如果放任不管,牙齦炎會慢慢發展成牙周炎,牙根周圍的牙槽骨會逐漸破壞,牙齒失去了支撐,慢慢松動移位乃至脫落。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患者還會出現牙齦腫痛、口腔異味、牙齦退縮、牙齒敏感等癥狀。
有專家研究證實,牙齦反復出血的牙齒比沒有出血的牙齒遠期脫落的風險高出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