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鐘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鐘,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傷的是手或腳,也可以直接把受傷的手或腳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2、熱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濕”兩種
一是干熱敷法
這是用熱水袋熱敷的方法。將60攝氏度~70攝氏度的熱水灌滿熱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氣體,旋緊袋口(注意不要漏水)。
將熱水袋裝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熱敷20~30分鐘,每日3~4次。如無熱水袋,亦可用金屬水壺(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熱的食鹽或米或沙子裝入布袋來代替。
二是濕熱敷法
事先把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輪流取出并擰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側測試其溫度是否適當(必須不燙時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蓋以棉墊,以免熱氣散失,大約每5分鐘更換一次,總計20~30分鐘。每日可敷3~4次。
皮下出血主要原因
血管因素
血管壁先天或后天性缺陷引起的皮膚和黏膜出血。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由于血管局部脆性增加,因而常在同一部位反復出血;過敏性紫癜是一種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由于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導致紫癜或出血;老年人由于組織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容易發生老年性紫癜。
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在止血中起著重要而復雜的作用。當血小板數量或質量異常時,常易導致皮膚、黏膜出血,嚴重時可有內臟出血,如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子宮甚至腦出血。
凝血與抗凝血因素
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或抗凝血因子過多,也可引起皮膚大片瘀斑,但一般以深部血腫或關節出血常見。皮下出血常發生,常提示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用于治療的原因。
潛水時也會造成皮下出血,有些潛水員深水作業時由于高壓吸入較多的氮氣,氮氣在血液內液化,人體內氮含量增高。當潛水員上浮時,由于上浮速度過快,人吸入的氮瞬間汽化,使毛細血管內壁壓力過大,壓破血管,造成內出血。早期的潛水事故常常如此。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身體哪里頻繁出血要當心了嗎?皮下出血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情況,有的是因為疾病引起的,有的是正常的情況,希望上面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