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的時候講究望聞問切,望即看的意思,中醫通過人體的外表特征如膚色、頭發、皮膚和精神狀態等可以了解一個人病情。由此可見身體的疾病是可以通過外表看出來的。皮膚就可以直觀的看出身體的疾病。
在一般情況下當皮膚受到外部的機械傷害會出現紫色、青色以及黑色,但是除了外傷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導致皮膚變紫呢?為何說中醫都難治好呢?
皮膚出現紫色的原因
1.紫癜腎炎
紫癜腎炎也可以稱為血管性紫癜,多是因為食物、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導致的一種血管性病變,而且是一種毛細血管方面的疾病。因為經常發生在身體的皮膚和粘膜上,所以又被稱為過敏性紫癜。
紫癜性腎炎主要由于四方面因素引起,其一為感染,如感冒、咳嗽、水痘病毒、昆蟲叮咬感染等。
其二為藥物導致,如抗生素類。
其三為食物引起,如食用易過敏的魚蝦、螃蟹等。
其四為外界刺激造成,如植物的花粉、螨蟲、寒冷和油漆刺激等。
紫癜腎炎的表現
首先,在皮膚上會表現為丘疹,常常在四肢、臀部和小腹部位出現,有瘙癢的感覺。
其次,關節上會出現游走性和多發性的疼痛。
另外,腸道方面會出現腹瀉、腹痛,淋巴結容易腫大,肝臟腫大,甚至會表現出頭痛、抽搐等現象。
重要的是,紫癜腎炎在腎臟方面的表現為尿蛋白和血尿,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腎功能不全。
這種疾病治療會因為患者的年齡、表現和腎臟損傷情況不同而治療方法不同,同時極容易因為不知名的因素再次復發。所以說中醫治療也比較困難。
2.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和紫癜腎炎其實是同一類疾病,但是表現和病情嚴重的程度不同,過敏性紫癜的發病機制是由于人體的抗原和抗體結合成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從而導致毛細血管周圍出現炎癥現象。
毛細血管及其周圍的炎癥會導致血管的通透性比較高,在皮膚上表現則為紫色或紫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