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信號
(一)咳嗽
咳嗽,可以說是人類常見的一種不適癥狀。那你了解咳嗽嗎?咳嗽是一種反射活動,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并把刺激上傳至大腦咳嗽中樞,大腦發出指令,先是聲門緊閉,呼氣肌收縮,繼而聲門突然打開,氣流高速沖擊聲門而形成的。
咳嗽是肺癌常見的首發癥狀,約占45%,早期多為陣發性嗆咳,無痰或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肺癌的發生與發展,會對所“居住”區域的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只要有癌腫的存在,就會不停的騷擾那些嬌嫩粘膜上的敏感的感覺神經,后果就是反復的刺激性嗆咳。隨著腫瘤的增大,支氣管腔逐漸變窄,可以使咳嗽聲出現高音調的金屬音。
(二)咯血
咯血給人的直觀印象比較深刻,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演員咳咳咳,咯出一口鮮血,匆忙間用手絹包起來藏好,觀眾也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得什么絕癥了吧?
某種意義上講,咳嗽未必有什么病,咯出血就肯定得病了,常見的幾種可能中就包括肺癌。其特點是間斷性反復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顏色較鮮,咯血量一般很少,可持續數周、數月或呈間歇性發作。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惡性腫瘤的特點之一就是長得快,那需要的營養也多。在肺癌的發病過程中,就會生成專供其生長的新生血管,這些血管往往也是扭曲、粗大、畸形的,容易在腫瘤生長過程中破損而導致出血;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腫瘤直接襲擊侵蝕了正常的血管結構而造成痰中帶血或是咯出鮮血。
40歲以上中年人出現血痰者,約有1/4為肺癌所致,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痰血時,切莫麻痹大意。
(三)胸痛
胸痛可以說是肺癌病程中難以捉摸的表現,它是純主觀的表達,每個人的描述都不盡相同,灼痛、酸痛、脹痛、隱痛、悶痛、壓榨樣痛、針刺痛、刀割痛、撕裂痛等等。
癌腫的侵蝕浸潤生長可以刺激支氣管壁及壁層胸膜的感覺神經,產生痛覺沖動,上傳至大腦就形成了胸痛。
常表現出來的是隱隱地悶痛的感覺,有時可以持續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胸痛常因咳嗽、深呼吸而加重,其他胸壁活動并不引起疼痛,而胸壁局部無壓痛。平時較輕微,但部位固定,逐漸加劇往往提示可能有胸膜、胸壁或縱隔的侵犯。
(四)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在肺癌的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貫穿始終。
早期呼吸困難表現有時不太明顯,只是有點氣短或發悶的感覺。隨著癌細胞的侵蝕,肺正常呼吸面積逐步受損,就像一片空地周圍不停地蓋樓蓋工廠,中心的人肯定覺得空間越來越少,感到憋悶。這時,患者逐漸感到吸氣不足,感到空氣“吸不夠”,不得不更快、更加用力的呼吸。因而會加大呼吸力度,表現為呼吸費力,嚴重時出現鼻翼扇動、張口呼吸及抽泣樣呼吸,口唇發紫,胸廓明顯起伏,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奏都有所改變。
(五) 聲音嘶啞
如果一個人的聲音突然變啞,很多人會把它當作感冒或者疲勞的后遺癥,或是以為用嗓過度,有點咽炎。事實上,聲音嘶啞絕不只是那么簡單,要多注意一點,尤其是伴隨有下咽困難,喝水也嗆著,就更要警惕,“殘忍一叮”,多亮幾盞燈,到醫院查查吧。
聲音嘶啞指發聲時失去了圓潤而清亮的音質,表現有程度不同的音質變化:“毛” “沙” “嘶” “啞”。 這是因為聲帶的形狀、彈性異常,使得聲帶振動既不對稱又不均勻,從而產生的。
在我們的咽喉要道,有一組神經——喉返神經,就像是兩個電閘在控制著支配聲帶的肌肉,從而影響聲門的振動。而在肺癌的某些階段,癌腫生長一旦壓迫到了這組神經,造成信號的異常,跳閘了,電刺激傳不過去,從而無法正常指揮咽喉處的肌肉活動,聲帶處于異常狀態,就可能出現發音嘶啞,易疲勞,常出現破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