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測量與正常波動
1、體溫測量
正常體溫根據測試部位的不同,體溫的正常值稍有差異。常用的體溫包括,口腔溫度、直腸溫度和腋窩溫度。
(1)口腔溫度
將體溫計放置在患者舌下,閉嘴約3分鐘后取出,正常范圍為36.3℃~37.2℃。
(2)直腸溫度
測量方法是將體溫計消毒后涂上潤滑油,然后插入肛門,三分鐘后取出,其正常值比口腔溫度約高0.3℃~0.5℃。
(3)腋窩溫度
因測量方便衛生,是目前常使用的測溫方法,其測量方法是將體溫計夾于腋窩,五分鐘后讀取數值,正常范圍為36.1℃~37℃,比口腔溫度約低0.2℃~0.4℃。
在測體溫時三種測量方法的正常值切記不要記混。
2、體溫的正常變動
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體溫在正常范圍內可有輕度變化,例如:下午較早晨體溫相對要高,但一般相差小于1℃。進餐后、勞動或劇烈運動后,體溫也可有輕度升高。突然進入高溫環境或情緒激動等因素也可使體溫略有升高。婦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體溫稍高于正常。
不同的年齡階段也存在輕微的體溫差異,如小兒因代謝率高,體溫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由于代謝率低,其體溫也比青壯年稍低。
影響因素
體溫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低,下4-8時體溫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于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此外,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等均可使體溫產生波動。
結語:相信大家看完以上內容之后也是知道了兒童腋下正常體溫是多少了,也知道了體溫的正常測量法方法了。因此,如果測量體溫的時候發現體溫偏高或者是偏低的話,則一定要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