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保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肌肉的收縮有三種工作形式
①向心收縮
肌肉收縮力度大于外力,肌纖維縮短,牽拉關節向心運動,如端起重物等;
②離心收縮
肌肉收縮力度小于外力,肌纖維被拉長,關節離心抗衡運動,如慢慢放下重物等;
③等長收縮
肌肉收縮力度等于外力,肌肉長度不變,關節不運動,如武術站樁等。
腿酸很可能是不寧腿綜合征,本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常并發于胃部手術以后、尿毒癥、酒精中毒、精神因素對發病具有一定重要性。
特別是在構思、看電影、和戲劇時容易出現癥狀。有人認為本病是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感染性疾病、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及各種貧血等可能為發病因素。有人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同一家族人群中可有數人發病。
本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其中原發性病因不明,兒童患者常有家族遺傳史。
繼發性常見于以下原因:尿毒癥、缺鐵性貧血、葉酸缺乏、孕娠、風濕性關節炎、帕金森病、多灶神經病、代謝疾病和藥物所致的。
不寧腿綜合征的病因比較復雜,西醫上病因尚不明,下列因素據認為可能與發病有關。
1.遺傳因素
Ekbom(1960)認為RLS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在其報道的患者中43%親屬中有類似疾病,且有幾個家系為顯性遺傳。
2.局部缺血學說
RLS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生,長期在寒冷環境中工作也會發病,經活動、按壓、捶打局部肌肉或應用血管擴張劑后常可緩解癥狀。部分患者肢體血流圖檢查也顯示血流量減低。根據上述事實,不少學者認為本病是由于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缺氧及代謝產物蓄積所致。
3.內分泌因素
RLS在妊娠婦女中也很常見。有人對486例新近分娩婦女做回顧性診斷,發現有11.3%患本病。Jolivet(1953)報道27%妊娠婦女有RLS表現。
4.代謝與營養障礙
重癥RLS大多并發于糖尿病、尿毒癥、乙醇中毒、癌腫、高膽固醇血癥及血卟啉病等,因此有人認為可能為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末梢神經病。還認為與貧血和缺鐵有關。在Ekbom(1966)報道的77例本病患者中,1/4血清鐵低于正常值;Aspenstrom(1964)報道健康檢查發現的80例缺鐵患者中,42%有RLS;Behrman(1955)證實本病患者口服或注射鐵劑后不適感覺有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