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多見于風濕、偏癱病人,有時也是中風臨身的信號,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無汗,這時一定要小心中風。
額汗出汗僅限于額頭,若出汗量少,且無其他癥狀,屬正常現象。若發生在病人身上,則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
鼻翼兩側出汗,多是肺虛的表現。
出汗局限于兩乳之間,可能是精神疲乏、體力勞累而傷及心脾所致。
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圍,常與腎病有關。
手腳出汗,手腳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虛、陽虧引起。若因精神緊張而導致手足出汗則屬正常。
汗液的氣味和顏色也有大學問
如果汗液散發出尿味,汗干后也會在皮膚上留下結晶物,常見于尿毒癥病人。
汗液帶有特殊的腥味,多見于肝硬化。
還有汗液飄出香味來,常見于糖尿病人的體征。
如果汗液呈現黃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濃度過高所引起,主要見于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肝硬化等。此外,過多進食胡蘿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現暫時性的黃汗。
白汗從中醫看,白色屬肺,肺色外露則現白汗,多為心肺陽虛所致,常與心肺功能虛弱有關。有時,疼痛劇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如果汗液呈現紅色,多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也可能是身體某部位在出血。不過,服用碘化鉀等化學制劑,也可有紅汗出現。
還有如果汗液變為青綠色,提示有膽汁外泄,如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主動出汗才養生
同樣是出汗,天氣炎熱時,被動出汗也是出汗,為什么就不主動出汗呢?關鍵被動出汗不養生,主動出汗才養生。專家解釋,被動出汗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如蒸桑拿;主動出汗才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里向外出汗,如運動出汗。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為您總結的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什么樣的出汗方式才是健康的吧,什么樣的出汗部位才是健康的,那么這些出汗部位和疾病有很大的關系,趕緊看看你是哪一個部位出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