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生地30g,麥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黃芪20g,葛根10g,當歸10g,丹參10g,五味子10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
② 陽虛氣弱證: 常見于先天不足,或久病體弱,汗溢減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肌膚干燥,舌淡少苔,脈細無力。治宜益氣壯陽,滋潤肌膚法。
處方:肉蓯蓉20g,鎖陽10g,鹿角霜30g ,黃芪30g,黨參15g,熟地30g,生山藥60g,白術15g,杜仲15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
(2)外治法
①夏日炎熱,汗閉不出,可穿著淺色棉織品,寬松的衣服;做好其他防暑措施。
②無汗膚熱,盛夏難耐者,可用六一散60g,枯礬15g,冰片2g,研細末,紗布包塊。
③配成5%的甘草酒精,外搽后,可有效降低皮溫。
(3)飲食療法 (適于盛夏炎熱之時)
①綠豆60g,白米80g,白糖20g,熬粥。
②西瓜皮(去翠衣及瓜瓤)60g,切片煮水,代茶飲。
③綠茶10g,綠豆衣15g,沏茶。
“動汗”為可貴
中醫認為:動汗可貴,因為此為深層出汗。因外界高溫而造成的皮膚大量出汗(如蒸桑拿或夏天高溫)則為淺表出汗。
不一定運動到大汗淋漓,運動到微微出汗、微微氣喘、尚能輕松交談的程度,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很合適了。即便在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在早上10點前和下午5點后在戶外活動一下,讓身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溫度,微微出汗,對健康其實是有益的。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您總結的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夏天不出汗是什么原因了吧,這可能是一種病,所以具體還是要去醫院進行檢查,然后對癥治療,另外中醫對無汗癥的認識和治療你學會了嗎?記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