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覺得渾身無力,而且還經常做夢,很多時候都會認為是自己沒有休息好造成的。其實不然,人體無力,腰膝酸軟多為肝腎不足。肝與腎是我們身體的兩大器官,他們一旦出現虛弱就會造成人體的無力,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身體的五處軟,代表肝腎不足。這里要說明一下軟不不僅僅是物理上的軟,更多的是指身體無力,發育遲緩等。下面就一同看一下到底是哪五處軟?
一、肝腎不足腰膝酸軟
在咱們幾千年的中醫中,一直認為肝主筋,主藏血。腎主骨,主生髓,腎為先天之本。一但肝腎不足,則會出現骨髓空虛,肌肉無力,肝不藏血則血不養筋,所以就出現腰膝酸軟,運動遲緩等現象。這也是腎虛的一種典型癥狀,并且這種現象多發于中老年人,因為這一類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腎氣衰弱,筋骨不得養,也容易出現骨質疏松,易骨折,容易筋骨錯位等現象。
而因為肝不足,筋不得養,筋經萎縮,就會出現手腳拘攣,四肢麻木,不能夠伸屈不利,出現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現象。
二、肝腎不足聽力弱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大多數中老年人都會有聽力減退的現象,甚至一些年輕人也會有聽力衰落的現象,這多是由于肝腎不足造成的。
中醫重肝腎同源,腎為肝之母。腎開竅于耳,耳為腎之官,腎氣通于耳朵。在《靈樞·脈度》有記載“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說的就是腎氣足則耳朵外部看起來堅挺健壯,聽力敏銳。反之腎氣不足則會出現耳聾耳鳴,頭暈目眩等現象。
另外,肝火上擾、肝膽濕熱同樣會影響聽力出現,耳聾、耳塞、憋氣等現象。肝主情志,耳聾耳鳴現象會受脾氣影響,脾氣大,則加重。
三、牙齒發育遲緩,牙齒松動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八八則齒發去。
這里說的是女子在七歲左右因腎氣開始旺盛,所以更換牙齒,男子在八歲左右更換,而在六十四時因為腎氣衰竭造成牙齒和頭發脫落。由此可見腎氣和牙齒的生長發育有重大關系,所以兒童換牙遲,或者是牙齒掉落不出牙,這多腎氣不足有關系,而牙齒過早的松動、掉落或者是齒根外露,這也是因為腎氣不足造成。這也是為多數老人牙口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