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到夏季,人體出現了很多的不適,拉肚子、腹痛、食欲不振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很容易就會引起脾胃問題,那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我們該如何保養呢?養脾護胃該如何做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脾胃不好怎么調理
養脾護胃是我們夏季需要保養的地方,很多的疾病都是很容易在這個季節發病的。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五臟對應自然界的四季: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足見脾胃保健的重要性。
進入夏季,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問題很容易纏上脾胃虛弱的人。因此,護脾胃是我們夏季治病、防病的重中之重,它包括預防暑病、冬病夏治、補益養生三個方面。
暑濕攻擊脾胃
夏天到了,溫度升高,體內虛火旺上,容易出現上火,腸胃消化不好等問題。
容易導致食欲不振
進入伏天,“苦夏”就開始了。中醫稱的“苦夏”之“苦”,始于胃腸。人體很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或腹瀉,繼而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心悸、失眠。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暑氣肆虐,時而暴雨,雨后潮濕的感覺會停留很久,暑、濕、熱三氣會影響人的食欲,從而也制造了“苦夏”。
暑、濕的攻擊對象通常是脾胃。脾在體內的主要工作是消化食物、運送營養,一旦受到攻擊,脾胃功能下降,就會導致氣血不足,身體和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供應,就會發生體力虛弱、食物消化不良,代謝的廢物無法運送出去,出現食欲降低、惡心、頭暈等不良反應。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脾虛患者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
想冬病夏治
必須有個強健的脾胃
冬為陰,夏為陽,虛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胃腸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關節痛等的發病特點常常是在冬季發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緩解或消失。如果夏季能夠在此類疾病相對處于緩解期的時候,給予治療或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則有利于減少或減輕冬季的病癥,這就是冬病夏治。常用的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貼敷、針刺、艾灸、埋線、刮痧、拔罐、內服溫補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