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的機構組成是非常的奇妙的,比如頭部會有一些頭發以及眼睛,鼻子、耳朵等等的器官,同樣的身體也有一些器官是很奇妙的,像是肚臍眼,那么這些洞眼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幫助呢?如果不想小心摳到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今天我們就隨著三九小編一起去了解身體密碼中的健康密碼吧。讓我在平時生活中也能夠擁有健康好身體哦。
身體是由于自然的代謝以及自我保護而進行生存的,這樣就會產生很好的“廢物”,像是肚臍眼里的泥,以及耳屎還有鼻屎等等的,但是根據健康時報的了解,提醒大家身體排泄的這些所謂的廢棄物是不能夠隨意的清理的哦。
肚臍里面的泥不能摳
很多人對肚臍眼上的“泥”很糾結,中國針灸學會秘書長楊金生表示,這些“泥”大多是皮膚自然代謝的分泌物,包括脫落的上皮細胞、人體分泌的皮脂等,此外還有一些外界的灰塵,只是影響美觀而已,對人體并無危害。
楊金生表示,采取摳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肚臍是腹壁薄的地方,其下沒有皮下脂肪,直接與筋膜、腹膜相連,用力摳、刮肚臍,會對腹腔內的內臟造成刺激,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等不適,也就是肚子疼。另外,有的肚臍眼泥粘得很緊,過于用力,還可能會摳破皮膚,造成發炎。
平時在生活中保持清潔就可以了,清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可以選擇用一兩滴的眼藥水滴在肚臍上面這樣進行軟化,等過段時間肚臍眼里面的泥就會自然的脫落。而在清洗的時候,好選用棉質的比較柔軟的布料,沾一點溫水去進行清洗。
耳屎不該隨便挖
人們掏耳朵大多是為了清理耳屎,但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主任醫師王武慶指出,耳屎可借咀嚼、張口等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而且,其對外耳道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種感染,并黏住進入耳道的灰塵等,而且耳屎的特殊味道,還可防止小蟲接近。
也有不少人掏耳朵是因為外耳道瘙癢,或者干脆是為了享受掏耳朵的快感。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工具深入耳道挖都容易造成耳道損傷。
另外,由于耳道較深,工具深入耳道后對深淺稍有控制不當就會觸及鼓膜。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有0.1毫米。一旦鼓膜被刺破穿孔,人就會失去聽力。
海軍總醫院全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主任孫建軍表示,只有當某些人的耵聹過多,引起耵聹栓塞,堵塞耳道影響聽力時,才是真正需要掏耳朵的時候。不過也好去醫院請耳科醫生幫忙清理耳道。醫生會在耳鏡的幫助下,使用甘油將耵聹軟化,在不傷害耳道的情況下清理。
如果盯聹生長的比較快的話,在家進行自行清理耳道的時候,小編建議好是使用軟質的棉棒,不要使用指甲花或者是鐵簽之類的尖銳的東西進行掏耳朵,而且不宜深度過長不應該超過2厘米。
摳鼻子是健康惡習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劉建華介紹,鼻屎其實就是鼻腔的分泌物。人體鼻腔黏膜上的腺體日常會分泌一些用來保護、濕潤鼻子的分泌物,當分泌物干燥后,就形成了鼻屎。而鼻屎顏色較深,則是吸入了過多灰塵的緣故。
很多人挖鼻子,一是為了清理鼻腔,還有些人是因為空氣干燥時,感覺鼻堵,干癢難耐。但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主任醫師王武慶指出,手指頻繁、用力的摳挖,很容易造成鼻黏膜受損或出血。而一旦出血,還有可能導致連續性出血,直至一到兩周才能恢復。
加上人的手指,尤其是指甲縫里,攜帶大量的細菌。經常摳、挖鼻孔,鼻前孔等部位會殘留許多細菌,可能會造成鼻腔感染,誘發鼻前庭炎、鼻前庭癤腫等鼻內炎癥。
另外還需要提醒的是,鼻孔內或鼻子附近有癤子的地方,一定不能用手摳。因為鼻子正好位于臉部的“危險三角區”,這里的靜脈回流直通大腦。摳、挖、擠、壓癤子后,手上的細菌容易導致炎癥擴散。嚴重時,細菌會直接侵入顱內,引起顱內感染,甚至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