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活中一些小習慣
天冷時騎摩托車,一定要使用護膝。如果每天買的菜太多太重,好帶個小拖車。洗衣、擇菜好站著或高背椅坐著。
警惕骨關節病4個信號
骨關節炎會影響全身關節,但危害大的還是活動多、負重大的關節,如膝、頸椎、腰椎等部位。
信號1:關節活動是否受限
如果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顯得運轉不自如時,應該想到關節有可能出現了問題,而且還有可能正處于早期。
信號2:關節是否僵硬
骨關節炎患者時常會感覺手腳僵硬。有的人久坐后突然感到有些關節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這種情況在早晨起床后,以及較長一段時間不運動后特別明顯。
信號3:關節活動時是否會發出聲音
骨關節病發展到一定時期,由于關節軟骨退化、剝落,會使軟骨下的骨質暴露。當關節活動時,兩端軟骨下的骨頭裸露,互相觸碰時會發出摩擦的聲音。
信號4:關節是否腫大
當關節出現退行性病變時,關節滑膜就會常常發炎。就會造成腫脹,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
日常生活中防護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女性老年病常見的疾病,其實患此病的人,也會分年齡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防護骨關節炎。
人們常常將關節炎視作老年病,其實,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有關資料顯示,關節炎在我國的總發病率約為13%,由于目前還沒有能徹底根治的辦法,所以應該引起所有人群的重視。專家指出,對付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
65歲以上的女性90%得關節炎
專家介紹,關節炎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50歲以上的人群中50% 患有骨關節炎,65歲以上女性,因為骨關節退行性變,90%患有此病。”余俊文介紹介紹說。
而類風濕關節炎則可侵襲關節膜、軟骨組織和骨骼,其主要癥狀是發炎,包括關節充血、發熱和疼痛等。與骨關節炎不同的是,該病可影響全身健康,出現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等癥狀。婦女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概率是男人的³倍,³5~50歲是該病的好發年齡段。“兒童的風濕熱、幼年型類風濕也可以導致關節炎,所以關節炎是不分年齡的。”
保護關節要注意日常防護
“保護關節必須打持久戰。”余俊文說。首先是要明確診斷,分析是局部還是全身性的疾病。其次是要堅持科學合理的治療,例如使用慢反應藥物治療類風濕,在開始階段效果不大,但可以控制病情,堅持3個月或者更長時間就會有好轉。第三是要注意日常生活的防護。
“吃藥只是治療的一個方面,中醫說的風、寒、濕三個刺激因素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關節炎的急性期只能靜養,慢性期就要堅持運動,痛風的病人避免高蛋白高尿酸飲食,紅斑狼瘡的患者避免曬太陽,老年性關節炎需要補充鈣質等等,都是關節炎患者需要注意的。”
結語:我們結合上文能夠了解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通過改變平時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穿衣習慣就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預防關節炎疾病的生成,同時愛美的姑娘們,想要讓自己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夠美麗動人,同樣讓自己身體健康,那么就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