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有句俗語: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仨月。中醫講究春發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應該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季節。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4、注意腰部保暖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醫認為,腰乃腎之府,腎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老年人中比較高發的寒濕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在陰雨天會加重。而對女性而言,由于處于帶脈區,腰部受寒引起的氣滯血瘀,會影響卵巢等生殖系統的機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腰部保暖小貼士
掌壓腰骶部
俯臥位,雙掌重疊壓在腰部痛處,一呼一吸為一次,做10-15次;
揉摩腰背
晨起或睡前或工間,以雙手掌上下揉按摩擦腰背肌肉50-100次,同時扭動腰部;
揉散筋結
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揉壓2-3分鐘。上述方法每天可多次進行,均有舒筋活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腰痛的作用。
5、注意腳部保暖
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因為足為人體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內臟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以上這些都是女性冬季手腳冰涼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4類女性易缺鈣 你中招了嗎
研究顯示,女性20多歲到35歲左右是骨量的高峰期,過了35歲后,骨質開始以每年0.5-1%的速率流失;50歲停經后,骨質流失速率增加到每年1-2%,“保骨”的急迫性更甚男性。
1、年輕女性、上班族:為了美白拚命躲陽光,結果維生素D不足,影響鈣質吸收
【補鈣策略】一天至少曬30分鐘的太陽。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照射陽光,人體的皮膚在照射陽光后會合成維生素D,進一步協助鈣的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肌力、減少骨流失,并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約20%。
除了愛美白的年輕女性以外,平常坐辦公室、活動量不夠的上班族也容易因為維生素D不足而影響鈣質吸收。
專家建議:一天至少要曬30分鐘的太陽,且如果使用防曬乳液或防曬服裝,都會減少皮膚的維生素D合成量。不妨趁早晨或下午的時候到室外曬一下太陽,倒不必刻意在烈日下曝曬,以免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