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套路器械用法失傳了,或者是一個老師留一手越傳越薄,這些都是外行話。抓住關鍵的基本功。表面上基本功就是纏絲的方法。
太極拳氣沉丹田的含義
(一)何為“丹田”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煉丹派,站、坐、臥功之術語,以后被各武術流派、氣功界廣為引用,關于它的概念有多種。
說它位于腹部臍下關元、陰交、氣海石門四穴處,從人體部位來看分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位于頭頂百合穴,有的人說在兩眉間印堂穴。
練氣沉丹田能打通身體經絡,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血的功效,能預防心血管等疾病。
中丹田在胸中膛中穴,下丹田在臍下關元氣海等穴。上述諸多說法都無在解剖學上的嚴謹定義,因此極難讓我們準確知道丹田到底在哪里,迄今解剖學依然無法證明它的存在,對此我們應該基于科學否則我們就會陷于玄說不能自拔。
(二)何為“氣”
關于氣的說法也是云云種種,說它不是一般呼吸的空氣,而是一種內氣,在醫學叫做原氣、正氣、精氣,在經絡學中叫做什么先天氣,認為是在母胎中兼承以來的。
在針灸按蹺氣功治療中都原用此說武術家們把這種氣叫做中氣、內氣、正氣等都認為練到此氣功夫可達到絕頂等等,總之自古以來無論祖國醫學、武術界、宗教界都認為有這種氣存在。
每個人都有呼吸,呼吸在太極拳中非常重要,平穩的呼吸有助于意的收放,能幫助練習者提高太極境界。
但現代科學,生理學,解剖學都尚未查到這種氣的實質,就是研究祖國醫學、經絡學、國內外學者,對此氣的存在是否都無所適從,有人說是神經,有人說是生物電。
有人說是人體內的一種特殊分泌物,有人說是人體內的一種特殊功能系統,真是人言言殊。
如果我們不正確的認識這類氣為何物,它是否存在,就無法判斷這些說法以及相應的觀念,更說不上這類氣對武術運動養生中的作用,氣為何物,四千多年來對氣的概念,迄今仍然是摸不著,看不見的一具黑箱,這些所謂的氣是否存在以昭然易見的啦。
太極拳氣沉丹田的方法
首先,應遵循“意守丹田”的原則
在練習中,意占據著主導地位,沒有意的指導,任何造型動作都是完成不了的。
陳鑫大師講:“百會穴領其全身,要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氣如何上升?非平心靜氣不可,濁氣不許下降至足。
一勢既完,上體清氣皆歸于丹田,蓋心氣一下,則全體心氣無不俱下。”此理闡述了心意為先,內氣升降及動蕩在于意導。打太極拳要求全神貫注,“意守丹田”不存有雜念,即要心靜用意。
在意識的支配下,思想集中在動作上,用逆腹式呼吸配合動作,這樣使內氣存養在小腹,這樣就會形成氣沉丹田。
其次,應遵循腹式逆呼吸的原則
陳氏太極拳運動中,以練深呼吸為主。道學講:“虛其心,實其腹。”實其腹的練習方法,主要是練氣團聚于小腹,以腹式逆呼吸,達到“氣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