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趨勢》一書中提到的“每當一種新技術引進社會,人類必然要產生一種加以平衡的反應,也就是產生一種高情感”。
太極拳以靜心養性,動中求靜的運動方式,做為一種高情感活動是非常可取的。
尤其是在外國,老年人,婦女平日較為孤獨,有一種場合給他們一起練拳、交流、說笑,相互尊重,其樂融融。太極拳以其綿緩斯文的運動風格,尤其容易增加人與人的和諧相處的觀念。
不少發達國家,有興趣練太極拳的人聚集一起,無欲無爭,陶然往返,不失為凝聚人情感的“魔杖”。
第三,太極拳是終身追尋和諧的養生觀
太極拳和其他武術拳種一樣,在練拳中追尋和諧,上下、身步、手眼、內外,處處和諧,可為“終身不盡之藝”,也就是人們說的“終身體育”,對老年人十分有益。可以擺脫寂寞和孤獨,天天練,天天有新感受。
太極拳不同于其他拳種的,是更重視內在的養氣。“以虛靈之心,養剛中之氣”。
“氣”被中國人視為生命之源,養生在于養氣,養氣必須修心,修心既要修德。人不為物所累,不為利所謀,才能恬淡自如,養好精氣。
太極拳正可以寧靜其心。使精氣浩然和平。
概括地說,太極拳的健身是在綿緩不斷的運動中,把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哲學連在一起,相互作用;把心態平衡、延年益壽、生活情趣融成一團,兼而得之。太極拳對人類的特殊功效,才會得以充分顯現。
正如國際一位營養專家說:“除非你能夠松弛,所有全世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毹幫助你。”
放松身體,放松心情吧。太極拳優長之處恰恰在于此,愿更多的人練太極拳,愿太極拳為人類生存做更大的貢獻。
(1)注意“懸”和“垂”
太極拳要求虛領頂勁和尾閭下垂,身體像是在房梁上懸掛的瘦肉,上下對拉拔長。腰突癥患者在練拳時要注意后頂的“懸”和尾閭的“垂”,這樣,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重量對整個脊柱進行“對拉拔長”,起到牽引作用,增加腰椎間隙,因而對整個脊柱都有保健作用。
(2)注意“正”和“松”
“正”、“松”是練習太極拳的筑基法門。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和身心放松,這對腰突癥患者十分重要。腰突癥往往由于不當外力引起,腰部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緊張和血管充血。
因此,在練拳過程中,要保持整個身體中正安舒,身體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樣才能保護好腰間盤。
同時,做到全身上下和精神的放松(是松而不懈,詳見博文“悟太極之放松”),使整個脊柱乃至整個身心處于自然松靜狀態,對腰突癥和很多慢性病很有好處。
(3)注意命門后“突”
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練拳時要使命門(即第二腰椎部分)向后微微突出,這樣,再做好斂臀和收胯,整個腰脊就處于非常舒服的狀態了。
結語:綜上所述,您對太極文化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堅持練太極拳對你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太極拳不僅使你身體更健康,對你的心理也有很大的積極影響,練完太極拳后,你會發現自己對很多事物有了不同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