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打合一,特別是陳氏太極拳打低架子,這是因為低架子容量更大。陳發科公強調“順隨”。陳照旭先生講,四大塊都要放松,即兩肩和兩胯一定要放松。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3、輕沉
拳打起來一定要輕沉兼備,尤其是手要向上發勁時,腰胯必須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雞獨立,右手向上舉,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樹要往高長,根一定要深扎。
太極拳中包含了很多對稱關系,相互矛盾,對立統一。在練習中,要抓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這樣練習起來簡單易上手。
再有倒換重心,一定要襠走下弧,腳的五趾要緊緊抓住地。順纏變逆纏、逆纏變順纏,凡是轉關時,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時,肘要墜,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時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時邊呼氣邊沉。
練太極拳要求全身放松
1、思想人靜
心靜才能體松,體松也才便于心靜。兩者互為其根,互相作用,相輔相成,是辯證關系。如果練拳時邊練邊說話,不僅會使動作紊亂,內氣外散(“內練一口氣”),而且身體也很難放松,既達不到養生目的,也不利于技擊。
因此,練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從預備式開始,就要屏棄一切雜念,物我兩忘,將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鎮定、沉著,專心致志,靜心演練。
2、用意識引導行動,這是太極拳的運行法則
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統綱。前輩講:“沒有意,只有形,就是體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動作都應由意念支配,以意領先,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樣,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韌帶才可得到徹底放松和舒展。
3、順應陰陽,順應自然規律,陰陽相和
一切動作都應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動”,而非故意做作。動靜相兼,虛實結合,曲直互用,蓄發互孕,剛柔相濟。每個動作都應在規律的架構內活動,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不能隨心所欲或反序亂序,務使動作平常自然,輕松愉快,圓潤和諧。
結語:以上是高效練太極拳的三大要領,學習太極拳貴在堅持,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練習永遠不會體會到武術上身的感覺。靜心修煉太極拳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可改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