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背”的做法是在肩下沉的條件下,使背肌群向左右兩側擴張。這樣做有助于中樞神經的傳導作用,使周身感覺靈敏;同時背肌群得到鍛煉,增強活力不致于疲勞。
因為背肌群支持人體的站立,每分鐘都在緊張用勁,使人們覺得疲勞,首先反映到腰痛背酸,需要坐或臥借此放松背肌群,打哈欠伸懶腰都是背肌群緊張的信號。所以說背肌群的弛和張運動是合乎生理衛生科學的。
4、從生理衛生看第五、六個法則“沉肩”和“垂肘”
沉肩是松開肩頭,又稱松肩,使肩甲三頭肌出現一個低洼,能穩妥地安放一個雞蛋,這個標準經過一段鍛煉的時間是能達到的。那時手臂的伸屈纏繞,可以做到“柔如柳絮,堅比金石”,同時也增加了伸臂的長度。
作用
第一、能平衡身體的均勢,運動時不致氣息短促,身體搖擺。
第二、有助于頭顱的上頂。
第三、幫助肺葉舒張。
第四、使身體中正。
第五、人的外表氣宇軒昂。
“垂肘”是肱二頭肌的輕度收縮,尺骨與撓骨進行絞剪運動,擴張靜脈和毛細血管,促使靜脈血更快地向心臟回流,從而加速血液循環,疏通了體內千千萬萬條管道,溫暖手足,發汗排廢,對某些心臟傳導阻滯,動脈硬化,關節炎,改善循環系統,起極有價值的理療作用。
太極拳的醫療保健功能
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神經系統,尤其是它的高級部分,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和器官活動的樞紐。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以適應于外界環境并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使身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
太極拳的練習,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影響,因為太極拳一開始,就要求體舒心靜,排除雜念,注意力集中,用 意不用力,這些都是對大腦活動的良好訓練。
太極拳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志,也是現代人們偏愛的養生運動,經常練習太極拳能達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此外,從動作上來講,太極拳的動作,練習時要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后連貫,同時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復雜,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 此需要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也間接地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訓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