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走好太極拳的內勁
(一)練松柔
1、多練樁功。做到虛領頂勁、心氣下降、屈膝松胯、氣沉丹田、周身放松,增強腿部的支撐力。
2、練拳多走低架(初學者從高架練起),進一步提高下肢的支撐力。拳言道:拳走低勢以固根。當練到下盤穩如磐石,上身如風吹楊柳時,說明你已經做到周身放松,肢體柔和了。
(二)練采氣
早晨是鍛煉身體的好的時間,早晨空氣清醒,人體通過幾個小時的休息,在早晨也是清醒的時刻。
1、在早晨,當太陽徐徐升起,陽氣上升之時,面對太陽,開步,同時兩手抓握走下弧吸氣,過丹田旋轉,然后兩手向前方棚出,兩手過身體中線時呼氣,即為采清氣呼濁氣。左開步或右開步都可以練習,每次都要讓內氣通過丹田。
2、練習走周天。重點練習走小周天,每次內氣順督脈上升,順任脈下降時都要過丹田,并在丹田處停留片刻再讓氣繼續前行。通過不斷地松沉、氣歸丹田的練習,做到周天開合能夠自如,小腹達到充實、內氣能夠鼓蕩。
(三)練習運氣
當丹田中有了內氣后,讓丹田氣能左右順逆旋轉、前后正反旋轉、側方位正反旋轉,一直練到能夠在意念的帶動下運轉自如。
太極拳內勁的練習方法
一、明確意念的主導性,始終貫穿意念在整合內勁中的主宰作用
意念主宰并不神秘,也不容易,問題在似有與似無中運用,這個分寸要不斷探索才能準確把握。意過則執著,意不及則散亂。
一般習拳者的通病多數是散亂,由于雜念紛紛,煩惱甚多,往往在注意集中、聚精會神上出偏差,心靜不下來,有的雖靜一會兒但易起伏,故調其心是用意使內勁整合的關鍵。
二、部分整合過渡到周身整合
部分整合指身體的局部性整合。初習拳者的勁力處于飄泊、游蕩狀態,以一盤散沙作喻,如要整合凝固則須加水與水泥攪拌均勻粘合,水與水泥不能多不能少,適可而止。
意與氣便好比在飄泊、游蕩的勁力中加入水與水泥,予以均勻調整,使之成為內勁。意氣所不同的是聚則成形,散則成氣,形成一種習慣定勢,又叫動力定型。—下子要解決周身整合一般做不到,故應學不躐等,由點到線到面到體。
比如,我們練掤捋擠按四正、采挒肘靠四隅時,先意念在上肢的整體性運作。先賢有“掤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前胸”(《十八在訣》)之論,整體性理解,每一“在”都與手緊密關聯,手不整合難以實施。
結語:綜上所述,拳架練習雖然很重要,但是想要達到練武的目的,就要結合內勁一起練,這樣才能更有效。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可提高思想境界,有助于人們修身養性,緩解精神壓力,還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