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證明,柔和緩慢的運動可以稀釋血液。因此,太極拳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無疑是理想的手段。
3.太極拳對于呼吸系統的影響
氧是人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成人每分鐘耗氧量至少在0.25立升以上,人體內氧的貯量僅約為1.5立升左右,因此生命活動所需氧氣就只有靠呼吸空氣中的氧獲得。
吸入人體的氧氣經過肺臟,通過血液,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組織細胞利用氧將攝入人體內的脂肪、蛋白質、糖等氧化分解,產生可供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供給人在勞動及生命活動中應用。
與此同時,身體中還會產生二氧化碳,它在人體內不能大理潴留,通過血液被輸送到肺臟,再由肺臟通過呼吸排除。這是氧在人體內參與生物氧化的正常生理過程。正是這種頻繁的不間斷的呼吸及氧參與能量轉化的過程,才維護了人體生長發育和代謝過程。
4.太極拳對于消化系統的影響
太極拳活動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腰的轉動幅度大,帶動胃、腸、肝、膽、胰作大幅度轉動。
同時,深、長、細、勻的呼吸,橫膈肌活動范圍的擴大,對于肝、膽起按摩作用,可以消除肝臟淤血,改善肝功能,甚至治愈肝炎等疾病。同時,加強胃腸的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進而改善整個消化系統,治療胃腸方面的慢性疾病,效果非常明顯。
5.太極拳對于運動系統的影響
腳的狀況標志著一個人的健康狀況,人到中年,步履開始蹣跚,行動也漸遲緩,特別是現代人物質條件好,交能方便,步行機會很少,腳趾活動的減少已成為許多“文明病”的原因。
除了腳,運動系統主要的器官之一就是膝關節。人在40歲左右,肌肉開始萎縮,與膝關節有關的肌肉力量也弱化。由于重力作用,膝關節上下關節面上的軟骨遭到破壞,關節間隙狹窄,骨刺形成,有時還有關節積液,即發生了退行性關節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關節老化。
人在走路時,膝關節要承受相當于2至3倍體重的力量,上下臺階時更要大些。如果是已經發生病變的關節就會產生劇烈疼痛。疼痛時使人不愿活動,而活動減少又會使肌肉進一步弱化,肌肉弱化又促進關節進一步老化,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
太極拳要求分清虛實,步法穩健,動作輕靈,邁步如貓行, 對運動系統尤其是膝關節、雙腳的骨骼、肌肉、韌帶是很好的鍛煉。
如果按照足道養生闡述的觀點,我們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要求腳踩涌泉,經常是獨立支撐全身,對雙腳反射區是一種良性刺激,因此,不僅可以鍛煉有力的下腳,提高關節、韌帶的靈活性、柔韌性,而且對全身其它臟腑等組織也會產生良好作用。
結語:看完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對太極拳對健康長壽的意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認識。太極拳,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養生運動,所以效果并不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我們長期堅持練習,你肯定能感受到身體與心靈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