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們在公園或者廣場上會看到很多人打太極拳,有的人喜歡安靜的地方練習,也有的人喜歡聽著太極音樂打拳,到底哪種打拳方法好呢?這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太極拳教程有詳細的講解,下面隨著太極資料練習一下吧!
打太極拳時是否適宜用音樂伴奏
太極拳和一般的體操運動不同,我們認為集體練太極拳的時候,不適宜用太極拳音樂,有人認為優雅的太極拳的音樂,可以使人頭腦清靜,動作協調,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拳經上一開頭就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太極拳本質就在于主動地練習、把握動和靜的變化。如果太極拳不是這樣以意識主導動作,身心合一的運動就失去其賴以存在的價值,變爲毫無意義。
太極拳毎個動作都有其技擊上的作用和意義,音樂對太極拳身心一致性沒有作用,而是一種外來的和人為的干擾,尤芄足使學氣由主動變為被動,并使其意識渙散養成依賴性,脫離實質而造成錯覺。
我們認為中國傳統武術的真正價值不但體現在強身方面,更突出是防身御敵的實戰作用,它的威力可以通過對抗性比賽檢驗出優劣。
武術不同于京劇舞臺上的表演藝術,音樂伴奏只會妨害其發展與提高。
太極拳的七個學習階段
第一、打基礎
任何武功都重視基礎的練習,對于太極拳也是一樣,學習第一步我們要學會打好基礎。
練習太極拳一般都是從盤架開始練起,其練習要領主要是松、穩、慢、勻,這樣可以達到運勁產如抽絲的目的。
第二、內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礎上,要求內氣與外形相互配合,一致運行。每一個姿勢都要“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動作自然,絕不勉強。如果一味追求外形,非但對內功的增長不利,有時還會傷身致病。
所以,我們練習時既要講究動作的規范,同時也需要講究自然和協調。
第三、上下相隨
拳架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求做到內外相合的上下相隨。內氣舒適暢通地貫注到外形姿勢上,是免于僵滯的先決條件。動靜咸宜,以靜待動,動無一處不動,靜無一處不靜。
練拳過程如行云流水,上身與下身的動作互相協調,做到上下相隨,主要是從頭頂經尾間到足心要互相配合,把意氣下沉到腹腔,然后疏散到四肢,再合到中心,使上下一體,四肢配合。
兩臂的運行要在身體周圍的氣圈之內,運動的方式要松軟圓活,不用強力。以腰胯帶動下肢,兩胯松散,兩腿放松,使意氣得以下沉到足心。移動重心時,兩足要互相配合,協調運動,輕靈地變換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