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對方以右弓步出右直拳擊我胸部,我即順來勢,側身以右手執拿敵右腕,而用左手按拿住敵的右上臂,以緩解敵勢,彼膞失重之時,我迅使右腳進到敵右腳后方,放開右手變拳內旋,順勢以右前臂外側,向左前方橫捩敵頸部,使對方跌倒。
7.肘
肘的用法較多,總是以步法占光,配合腰腿,再施以肘擊。例:對方用右拳擊我,我以右手上掤外帶,隨即左腳上步,扣其前腳,同時屈左肘頂擊其肋。
8.靠
靠以肩、臂、背、胯等部靠擊,其技法有丁字靠、背折靠、迎門靠、穿襠靠等,靠擊時要求發出快速突然的抖動。
如對方出弓步用雙掌向我胸部擊來,我即以雙掌下按敵雙腕,含胸坐身向兩側分開帶引,使其落空;對方欲后撤,我速右腳上步踏入對方襠內,右腿屈膝,重心前移成右弓步。
雙手內旋翻轉,拿住對方兩腕,左手上掤,右手下捋,向左轉腰微蹲,用右肩靠擊散胸部,使敵后跌。
手法和肘法的定位
手法的定位
太極拳的“手定位”,以“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庸思想為指導,以“梢節領勁,兩頭卷曲”原理為基礎,結合太極拳勢中的手、肘與全身關節的對應規律,總結創新的太極拳手定位理論。
研究發現,在太極拳套路中,手的位置90%以上都是在幾個特別利于經絡、氣血運行和骨骼佳受力的點位。經過優化之后,提煉出五個佳位置,分別命名為1、2、3、4、5號位,并賦予其太極拳獨特的呼吸方法。
肘法的定位
沉肩墜肘是太極拳的一個關鍵要領。沉肩的作用是接牢肩部與臂部,讓軀干的力量更完整地傳到梢節。
墜肘的作用是大限度地抵御外力碰撞,大面積地保護肋部。研究發現,只有當肘與肋骨成45°夾角時, 才可以大限度地抵抗外力和大面積地保護肋骨。
因此,我們練拳時,一般情況下,肘與肋骨就要保持45°夾角。這樣,一是可以完成墜肘的功能,二是可以讓動作變得大氣。
結語:以上對太極拳的手法做了詳細的介紹,初學太極拳要學會放松,只有放松才能使整個周身運動協調,才能達到周身一致的效果。手法在太極拳中也非常重要,想要快速達到太極境界,就要從手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