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手中誰粘連隨粘使用得好,誰就掌握了取勝的主動權。沾連隨粘不僅在對方平和的態勢下運用,就是在其來勢迅疾兇猛的情況下也要運用;不僅在我順人背時使用,而且在彼順我背,彼力大,我力小的情況下更應該使用。
沾、連、隨、粘是“知己知彼”、“以小勝力大”、“以弱勝強”等獨特的技擊勁力和方法,貫穿在太極拳練較手的全部過程中。
那么怎樣在較手中運用好沾連隨粘呢?那就是必須把太極拳松、柔、圓、活的特點融入在沾連隨粘之中。
所謂松(是用意不用力的表現);是指全身內外各個部位都充分地放松,沒有拙力與僵勁;但是松絕不是松垮、疲沓、松懈。
所謂柔,是說身體各個部位都要柔和,柔順,不可僵硬、死板。柔不是萎軟無力,而是柔中寓剛,即外操柔軟,內含堅剛,積柔成剛,化剛為柔。
所謂圓,即環而無間,周而復始,連綿不斷。圓藏太極生化之道,其陰陽相生,虛實滲透,開合相寓,剛柔互運,動靜渾然。
所謂活,即周身無滯、輕靈圓活,意貫神舒、活靈活現。
練太極拳使肌肉更有彈性
練習太極拳要求松柔、螺旋的運動形式,動作起來連綿不斷、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從而使得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肌纖維在反復絞轉、纏繞中都參加活動。
在意念的引導下,動作、姿勢用意不用力,筋骨、肌肉放松,這就使得肌肉纖維能拉長到一般運動所不能達到的長度,并且勻稱豐滿、柔韌而富有彈性。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一動無不動,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練習太極拳能加強骨骼和肌肉韌性。
由于肌肉的收縮對骨骼的牽拉作用和新陳代謝作用也得到了加強,骨骼組織的供血量增加(骨關節是人體主要造血出之一)。
因此骨質的形態、性能發生了良好的變化,提高了骨骼抗折、抗彎、抗壓縮和抗扭轉性,肌肉和骨骼的活動鍛煉也使關節周圍的關節囊和韌帶得到磨煉,其韌性、靈活性不斷增強。
只要我們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堅持常年鍛煉太極拳,就可以避免和減少中青年人的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現代病,老年人的扭傷、宜摔倒、關節炎、腿力減退、足膝痿軟、僵硬、乏力等癥狀。
結語: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您已經按捺不住的練習起來,也想擁有健美的肌肉。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其具有很強的實戰功能,很多人通過練習太極拳練出完美的肌肉,并且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