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對手失去平衡(意既使對手與地面分開),其具體的用法是以小臂外轉而撐仰對手的重心,其具體動作是般攔捶的橫肘攔沖和扇通背的轉臂頂沖,其具體演示見下面中右小臂外轉上撐。
肘
在吳孟俠的“十八在訣”中是說“肘在屈使”,這也是明擺著的,就是套話,等于啥都沒說。而十三勢格斗招法中,肘是在靠的過程中,靠的太近,連腰臀都靠上了對手,因而靠已經沒有力量了,而屈肘回擊的。
靠
在吳孟俠的“十八在訣”中是說“靠在肩胸”,這基本等于白說,而且應該是靠在肩臂才對。其在十三勢格斗招法中是以捋接手而變靠的,也就是攔雀尾中的捋靠擠,也就是說必須先捋到對手,才能靠上的。
上面說了太極八門別勁的由來,這里再說說這八勁的關系和練法、用法。
有心的人可能從上面已經看出來了,這八勁其實是可以分成四對的,也就是“掤”與“采”是一對,既“掤”在蓄勁,“采”在取勢;“按”與“擠”是一對,既“按”在腰攻,“擠”在腰轉。
“捋”與“挒”是一對,既“捋”在臂裹,“挒”在臂撐;“靠”與“肘”是一對,既“靠”在肩臂,“肘”在貼身。
再說說這八勁的練法和用法,很簡單,就是《太極拳論》里說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也就是說必須通過練十三勢格斗招法,來練太極八勁的。
沒有辦法直接練太極八勁的,只要把太極拳的十三種基本格斗招法練熟了,會互變了,會組合了,會實戰了,你自然就能夠悟懂太極八勁了,而除此之外,別無它法,沒有捷徑的。
切記如果有哪個人直接跟你講太極拳八勁的用法,而且還告訴你練太極拳的套路可以練出太極八勁的話,那它一定是個外行或是要故意蒙人的主。
太極拳入門的三大要領
一、虛領頂勁
亦即常說的“頂頭懸”也。頭一旦會領納,必然帶動全體精神威力之氣質,震撼精神力,目透神力,慈而不怒,頂懸神不萎靡,精神振奮,豪氣凜然,一身正氣,壯如山河大地,頂天立地。
能頂懸,眼則有神力也。“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也”。不會“頂頭懸”者,必失全身之神也。所有拳功皆失也。正如老拳家所言:“打拳者低頭貓腰,終究藝不高也。”因為,頭乃百骸之君主,具統領地位,亦是統帥也。
練好太極拳首先要練虛靈頂勁,這是學習太極拳基礎的。練虛靈頂勁加強身體的定力,不會在練習中出現東倒西歪的現象。
必先作好虛領頂勁也。頂勁勿過,過失其硬,或過上過下,或偏左偏右,皆失本位也。在于似頂非頂、似頂而中和之勁,自然而頂,頂而舒暢,由中正頂,必然產生正定力也。
神不散,集中專一,而得中和之炁貫通之。這就是虛領頂勁之益處。能領必領全身之中和正暴,必能帶動督脈上升,從而使腎精補還于腦,使腦力久而不衰。會領頂勁而生拳功之正勁,能領頂勁神而有主,機在目傳達信息而威振四海也。
二、沉肩
肩不上架,體內真元之暴則不上浮。能沉肩者,氣自下沉到丹田竅中。
練太極拳必要練氣沉丹田,習武之人都知道,丹田是人體力量的集合地,在實戰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歌日:“不帶它法使然力,自自然然到丹田,肩要松沉方是好,得力之時肘下垂,肘力垂下要外張,才有勁力好肘功,能沉肩必垂肘,能張肘必開胸,心開氣順心體寬,莫讓心窩悶得慌,胸寬虛廣好功夫,五行中位自生克,來來去去真舒暢,心窩松好全身松,肘力即可逞英豪,腰上要往上挺拔,腰下坐下腰圓實。”
此時,中軸脊骨節節自然抻拔,壯體本由中脊椎正,正脊骨節松緊自然升彈勁,一身無病,脊必中正,唯有脊柱正備如弓,拳打入神勁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