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的軌跡如何走?高低、長短、闊窄都要有一定的法度,眼的視向與其緊密配合。“眼為心之苗”,所以練拳切不可目光呆滯、低頭望地或茫然不知所措。左顧右盼要得其所,也不要故作精神,形形翼翼,完全違反“松靜自然”的總原則。“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神宜內斂”與“提起精神”二者并無矛盾,都是要領,通過反復練習捉摸,自然理解了,所謂“拳打千遍其義自見”。
速度要均勻
初學太極拳時宜慢不宜快,從慢上練功夫,打基礎,先把動作學會,把要領掌握好。熟練以后,不論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好采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要適當掌握運動量
太極拳運動雖然不如體操運動和其他長拳運動劇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彎曲情況下做慢動作,加之要求全身內外上下高度集中統一,所以,還是有一定運動量的。特別是下肢的運動量比較大。因為打這種拳,一方面要求兩腿分清虛實,體重經常由一條腿來負擔,而這條腿又是在膝關節彎曲情況下來支撐體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