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練習太極拳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但是練習的時候不能超之過急,那樣不利健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自學教程來了解一下吧!
練習太極拳要掌握的方法
1、練習太極拳要做到靜心用意,呼吸自然,也就是說在練拳的時候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
2、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
修煉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急于求成,練習太極拳要抱著養生的目的練習,切不可有打人的想法。
3、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4、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5、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練習太極拳要求用意念引導,做到周身協調一致,內外三合。
練太極拳要練好基本功
在太極拳功法中,腰功是其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針對初學太極拳不會用腰或練拳多年仍不會用腰者,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基本功練習。
筆者在選擇練腰的基本功法上,主要學練的是俯腰、涮腰、扭腰、擺胯、抖擻等,并以上述功法作為熱身練習磨練多年,漸漸增長了腰勁。
除此之外,還針對自身情況選擇拳勢中某些技術性較強、典型的用腰動作進行練習,如:云手、野馬分鬃,以及陳氏太極拳中發勁動作等。
通過單勢練習,學會腰走圓形、S形、8字形,以及腰走小圈,手走大圈等“腰之運化”的技能技巧,為練好太極拳奠定了基礎。
以中正為本
太極拳要求行拳要緩慢均勻,形態上要求上輕下穩中間活。中間當然是指腰間。活,是指腰的運化要靈活。而這一切,都要以上體中正為根本。
只有保持上體中正,才能使腰胯放松,才能使縱軸免受外力擠壓,也才能保證腰的靈活運轉。
因此,練拳時必須遵循身法要領,注意虛領頂勁,含胸拔背,頭正、項豎、沉肩、肘墜,使腰間始終保持松豎狀態,而沒有絲毫“額外負擔”,以便隨時發揮其“主宰”作用。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一、益于中醫疾病
對關節炎、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冠狀動脈硬化有一定療效。
二、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
太極拳運動是通過意念和呼吸及動作三者相結合,完善大腦神經細胞,使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得到平衡,修復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