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還要有一定的感覺,當感覺到位的時候,練習起來就會非常流暢,非常舒暢,就像找到了太極拳的竅門一樣。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學來看看吧!
太極拳內在感覺含意深遠
1、行拳走架時的動觸感
太極拳雖然寓內在的修煉為行拳走架,但是因為動中有靜,所以只要做到心平氣和,則雖動猶靜,練著練著感應到相應的動觸感。
如果內氣充足,則雙足,兩腎,十指尖都暖融融的,冬天在室外練拳,甚至都不用戴手套。
2、靜中寓動的整體感
由于太極拳講究開合相寓、內外相合,所以,行拳走架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形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整體感。
這種整體感是自己與天地融為了一體的特殊感覺,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動,則內氣與外氣融合在一起,從而催發形體產生起承轉合的變化,這種變化,招招相連、式式相接、內外一如,意氣不二;這種變化,和宇宙的運動相契合,和大自然的變化共起舞。
3、起始、運行、終止、變換過程中的氣感
行拳走架時,心中的一靜一動,所孕育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會自然而然地節節貫穿,舒緩而動,悠而蕩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動可知,人體與空氣的摩擦隱約可覺。
此時,悠悠蕩漾的內氣通過勁源或勻布周身,或與外氣融合;兩膊相系時若氣絲相連,上下相隨時如有氣團移動,如是,動作雖緩慢放松,則內里的力量無堅不摧。
進入這種狀態,其內在的身心愉悅難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氣所催發的形體動作是如此的美麗和高貴,內氣的充盈是如此的豐富和舒適。
行功走架中的內在感覺,遠遠不止這些。有些狀似石火電流轉瞬即逝,有些雖搜遍人間的所有詞匯而難于言表。
太極拳的訓練方法
意體相隨,用意不用力
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時軟綿綿的,打完一套拳身體不發熱,不出汗,心率沒有什么變化,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確理解應該是用意念引出肢體動作來,隨意用力,勁雖使得很大,外表卻看不出來,即隨著意而暗用勁的意思。
意氣相合,氣沉丹田
就是用意與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與動作一開一合相配。
練太極拳要做到氣沉丹田,丹田是人體力量的集合地,可以幫助人們打通經絡,活血化瘀,使身體更加健康。
動中求靜,動靜結合
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謂形動于外,心靜于內。
式式均勻,連綿不斷
指每一指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