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歷史非常悠久,時常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太極拳的好處是非常多的,能起到非常好的養生保健的作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程來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的三大醫療保健功能
大量的研究證實,練習太極拳能起到非常好的養生保健的作用,可以預防常見的疾病,對于神經系統是非常有利的。
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神經系統,尤其是它的高級部分,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和器官活動的樞紐。
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以適應于外界環境并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使身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
太極拳的練習,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影響,因為太極拳一開始,就要求體舒心靜,排除雜念,注意力集中,用意不用力,這些都是對大腦活動的良好訓練。
太極拳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志,也是現代人們偏愛的養生運動,經常練習太極拳能達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此外,從動作上來講,太極拳的動作,練習時要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后連貫,同時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復雜,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也間接地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訓練作用。
這樣就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的緊張度,從而活躍了其它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加強了大腦方面的調節作用。
太極拳的養生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國外,很多人將太極拳當做每天必做的養生運動,甚至是治病的處方。
太極拳是一種很有趣的活動,經常練習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練架子的時候,周身感覺舒適,練后精神煥發,心情愉快,這些都是練者高度的情緒性與興趣濃厚的證明。
情緒性的提高,在生理上有極重要的意義。國外一位醫學專家說過:“提高了患者的情緒,就等于將病治好了一半。”以上說明,太極拳對中樞神經系統起了良好的作用。
太極拳對心臟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的影響
太極拳的動作,包括了各組肌肉、關節的活動,也包括了有節律的均勻的呼吸運動,特別是橫膈的運動,因此它能加強血液及淋巴循環,減少體內的淤血現象,是一種用來消除體內淤血的良好方法。
全身各部骨骼肌肉的周期性的收縮與舒張,可以加強靜脈的血液循環,肌肉的活動保證了靜脈血液回流,及向右心室充盈必要的靜脈壓力。呼吸運動同樣也能加速靜脈的回流。
太極拳由于要求深長均勻的自然呼吸,且要氣沉丹田,呼吸的效果增加,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與淋巴的循環,加強了心肌的營養,改善了心臟的營養過程,為預防心臟各種疾病及動脈硬化建立了良好的條件。
同時,太極拳深長的腹式呼吸,對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增加肺活量都有良好的作用。
太極拳對新陳代謝方面的影響
改善人體新陳代謝,是太極拳重要的健康因素。老年人的很多疾病是與新陳代謝的降低分不開的。因此,堅持打太極拳,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太極拳是一種適合生理的健身運動,它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影響,加強了血液循環,減少體內淤血,改善了消化作用與新陳代謝過程。
它幾乎適應各種人體慢性疾病的康復,對神經衰弱、神經痛、高血壓、心臟病、腸胃病、肝病、腎病、腰肌勞損、風濕寒腿、關節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療效。它是一種老少咸宜的 養生、保健運動。
太極拳運動與構建和諧社會相吻合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崇尚大道,追求和諧。諸子百家無不以奉“道”為圭臬??鬃尤眨?ldquo;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老子更把“道”視為宇宙的本源,并說“知和曰常”,把道視為真、善、美的統一,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是中華文化的靈魂,是民族精神的根基。
太極拳運動正是源于中國文化的精髓,它是由中國道教動功演化而來的修身養性、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陶冶情操的功法。這一理念與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精神相吻合。
所以,積極開展太極拳運動,掌握其思想方法,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具體行動。當代人健康的困擾從古到今,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渴求。然而,能盡其天年者,卻寥寥無幾。
我們當代人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好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會越來越幸福。但是,當代人也不安寧,以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一癌為代表的各種疾病和以心理不健全的亞健康(所謂現代文明病)在不斷地侵擾著我們的機體,甚至威脅人的生命。
不少社會精英、國家棟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究其原因,不外乎營養過剩、肌肉饑餓、環境污染和激烈的競爭及緊張的精神壓力。而的佳方法應該是太極拳運動。太極拳運動是當代人們健身首選“生命在于運動”。
這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總結的至理名言。然而,實踐證明,“運動必須科學”。人們的健身鍛煉一定要適應其自身特點,以有氧運動為主。太極拳運動正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
它是一項身心并練的功法,通過太極拳鍛煉,可以放松其僵硬的肢體和緊張的精神情緒,可調動機體的積極因素,增強其免疫力。常打太極拳,必然外練筋、骨、皮,內強五臟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