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是每個習武之人的目標,也是修煉太極拳的必學套路。學習太極拳推手要掌握太極推手中的去己根和去彼根,這樣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精神要領,太極拳的特點是動靜結合,下面隨著太極推手練習一下吧!
太極推手中的去己根和去彼根
太極推手在太極拳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好太極推手技巧,有助于技擊和散手的學習。
去己根
去己根,是在樁功打好根基的基礎上才進行修煉的。有根才能去根,扎根與去根是兩個層次上的連續修煉過程,不可超越扎根階段直接練去根的功夫。
去己根不是不要己根,而是在扎己根的基礎上(即在腳步穩牢的基礎上),盡量使自己的步子更加靈活。改變因站樁(扎己根)而根穩固造成步不靈活的缺陷。這是 因為扎己根是在靜中求根,是為靜中根,靜中根在千變萬化的推手運動中是滿足不了需要的,所以必須去己根。一般人經過練習站靜力樁有了根,就不愿去己根。豈不知,靜中根不去,動中根就無法練成。
太極拳是一項穩打穩扎的功夫,在太極拳實戰中,身法穩定的制勝的技巧之一。
怎樣才能去己根,練出動中根呢
一是要先由大勢樁(即低勢樁)變為小勢樁(即高勢樁)
當小勢樁練到腳步穩固,周身一體,推拉不動時,可進行行步樁(即走步子)練習。
二是練習行步樁
行步樁就是在不改變靜力樁姿勢的前提下,兩腳慢慢地行走(即所說的走步子)。在行走中,樁勢姿勢不變,旨在練習動中不變形;還要細心體會 是否失根。如有失根,就應再放慢腳步。步幅不要過大。應由慢到快,由小步幅到大步幅,反復練習,不可急于求成。若在練習中能感到步步松活沉穩,步步扎實牢固,直至邁步輕靈,步法干凈利落,動如脫兔,靜如山岳,則告初成。
三是練習變步
行步樁雖然練就了步子的靈穩,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推手的需要。通常情況下,沒有練過變步功夫的,在步子變化中只有速度的變化,而缺少一定的根基,一旦腳步受阻或遇到障礙就不能變化自如。究其原因,還是步不輕靈所造成的,即沒能徹底去掉己根的緣故。
變步練習的目的是為了徹底去除己根,變步的練習是在不變樁形的基礎上,步子無規則進行各種快速變化的練習方法。
或上步或退步,或外跨步或里收步,或側行步或繞行步。總之,隨意變步,變化多端,要在靈活地行走展轉反側之中不失其根。做到起步干凈,落地生根,起如風,落如岳。直至練得步子極輕靈又極穩固,變化自如,隨心所欲,方為大功告成。
去彼根
去彼根,就是在推手中去掉對方之根,也稱斷根術,是破壞對方根基,使其腳根抬起來站立不穩的方法。是利用掤、捋、擠、按、閃等方法,造成對方身體失去平衡而傾跌的技術。在推手比賽中,無論是對付大力者,還是處理邊界問題,或處理頂牛問題,只要想打出技術效果,就必須掌握和運用去彼根的方法。這是因為,在推手中,如果不把對方的根基破壞,是很難將對方發出或擊跌的。所以,在推手中,要掌握去彼根之術。
其方法種類如下
1、主動去彼根
主動去彼根,是在對方站立穩固的情況下,我發勁破壞其根基,使其兩腳離地站立不穩的技術。主動去彼根常用的方法有兩手左右打肩去彼根、雙進手左右轉打去彼根、雙進手左右挑打拔彼根、雙臂擠托兩肘上捧去彼根、雙手拍胸彈指去彼根、雙掌震胸去彼根等法。
2、被動去彼根
被動去彼根,是我將對方引進,利用偏、轉、閃、讓等方法使對方落空,造成對方身體失去平衡的方法。其常用的方法有截肘去彼根、肘窩截去彼根、腹截去彼根、旋轉去彼根等法。
總之,去彼根要在發勁之先,先把對手的根基破壞,使其腳跟抬起來,站立不穩,這時發勁才會有效果。太極推手的勝負在于破壞對方的平衡。所以在太極推手中掌握去彼根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熟練掌握,運用自如才能達到太極推手至高的境界。
太極推手的戰術原則
⑴以靜制動,后發先至
以靜制動,即遇敵不亂,沉著機智,靜候伏擊,彼不動、己不動,觀察來勢之機,揣敵之短長,通過皮膚的敏銳感覺,靜以待動,以靜御動,先靜后動,動以處靜,一觸即發,一擊必勝。后發先至,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當對手用勁向我發來時,其破綻畢露,我巧妙利用方向、角度、力點和速度,在對方將發未發之時,意在其先,后發制人,克敵制勝。
太極拳第一戰術原則就是以靜制動,后發先至,在孫子兵法中有詳細的描述,結合太極拳運動特點,更能戰勝對方。
⑵虛實結合,以假亂真
在推手中通常通過巧施“計謀”,虛實相生,真假互換來迷惑對方,具體表現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左旋右摔,上 下打,借力打力,引進落空,形不外露,以假亂真,恰到好處,而且不斷變換,銜接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