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拳總會遇到多方面的問題,更多的人關心怎樣練太極拳不會造成損傷。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只要做好準備工作,掌握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就會避免損傷,下面隨著太極拳教學了解一下吧!
怎樣練習太極拳不會造成損傷
太極拳是一項緩慢的有氧運動,但是錯誤的練習方式也會損傷身體,因此,在練習時一定要注意身法。
1.注意熱身
醫生建議在做一些劇烈太極拳運動前,好先做好熱身。練習時不要急于求成。動作練習的幅度,以肌肉輕度酸脹、第二天能恢復好。
老年人練太極拳如果不能蹲很低,就不要強制自己硬蹲,體位可以高一些。有膝關節勞損的人,練太極拳要慎重,因為這種半屈膝位姿勢膝關節不穩定,對膝關節的磨損也大,很容易加重損傷。
太極拳運動特點非常適合老年人,但是太極拳用力主要集中在腿上,因此,老年人在練習太極拳時,要注意下蹲和轉身幅度。
2.有頸椎腰椎病的人注意保護關節
有頸椎、腰椎病的人在做太極拳運動時,更要注意保護關節,不要選擇對抗性太強的太極拳運動。比如有脊柱側彎的病人,本身骨骼狀態就不穩定,遇到沖擊可能會加重病情。有頸椎病的人,本身大腦供血不足,容易頭暈惡心,一些瑜伽動作(如犁式等)會加重供血不足的情況,甚至導致暈倒。
3.護膝等小護具初學者先別戴
佩戴小護具會降低太極拳運動的靈活性,使動作受限、變形,造成姿勢不正確,影響初學者對太極拳運動技巧的學習和掌握。
而違背技術動作要領,更容易出現太極拳運動損傷。專家建議,初學者應熟練掌握太極拳運動的技術動作要領,預防姿勢不正確帶來損害。盡量不要依賴小護具,當關節有傷痛、不適時,再佩戴它能降低損害。
太極拳雖然是一項健身運動,而且在練習中也不會感到疲勞,但是修煉太極拳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因此,每次練習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4.太極拳運動中出現急性損傷要重視
太極拳運動中如果發生了急性損傷,一定要盡快醫治并注意休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否則長期累積,急性損傷會變成慢性損傷。
太極拳的健身原則
1、松是放松,肌肉和精神都放松,采取自然站立姿勢,舒適自然。練拳時動作輕柔圓活,不用緊張用力。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壓下降,增強血管彈性,加強心肌的營養,有利于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
2、靜是安靜、沉靜,全神貫注,摒除雜念,這對調節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獨特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有很好的效果。
太極拳是一項柔和的有氧運動,練習者可以感到身心放松,沉浸在自我中,忘卻掉一切煩惱。
3、柔是動作柔和、連貫、不急不躁、上下相隨、內外結合,眼隨手轉、步隨身換,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機配合,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增強人體各方面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4、深是呼吸勻細深長,沉靜穩定,氣沉丹田,加強呼吸深度,保持肺組織彈性,增加肺活量,對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和幫助肺結核患者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太極拳健身訓練方法
虛領頂勁
頭頸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勁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
指胸、背、肩、肘的姿勢,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太極拳中有很多對稱統一關系,例如,虛實轉換、剛柔相濟等,在實踐中,都是要分清才能掌握太極拳的要領的。
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
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于意,發于腰,動于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