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學太極拳要掌握松正圓活,這是太極拳的基本要素。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圓活輕靈。初學太極拳的注意事項有很多,下面隨著太極拳教學練習一下吧!
初學太極拳要掌握松正圓活
太極拳是中國非物質遺產,太極拳不僅是門武術,也是門養生拳法,習練太極拳能強身健體。
關于太極拳的學習要點有各種提法,我體會重點要求四個字,它們既是要求同時注意的,又有由淺到深的順序,即正、圓、活、松。正是根基;圓、活是要領;松既是一種狀態,又是意念,是練武者需要始終追求的東西。
"松",要求全身放松,這種松是在意識控制中的,絕不是松懈軟弱。松,既是初學者應注意的要點,又是習練太極拳的極高境界。很多大師們已經將拳修練到出神入化,仍不忘時常求松。
松正圓活是太極拳的關鍵,因此,初學者一定要掌握這四點,并且要將其熟練。
"正",是講立身中正,太極十要中的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收腹斂等要領都含有這方面的意思。
"圓",就是指拳式中,一舉手一投足其動作軌跡須走圓弧形,不可直來直去。所以有人說太極拳是圓的運動。有時看到一些老拳家發拳出腳,其線路似乎不太圓。你仔細觀察其實他們走的是旋勁。
在動作扎實熟的基礎上,這個"圓"越走越小。這里有一個由生疏到熟練,由外圓到內旋的長期鍛練修養過程,非一日之功,初練者一定得老老實實走圓。
有的人認為太極拳是一項死板的功夫,其實太極拳變化巧妙靈活,太極功夫是門活功。
"活",是指動作要靈活,不可僵硬。頭項要虛靈,腰胯得松靈,手足要靈動。有一處僵硬則影響全身。
初學太極拳的三大技巧
1、心專
習練太極拳要高度專心入靜用意,必須全神貫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個部位,乃至貫注至U中指指肚。打拳時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時勁運到中指了嗎?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鐘左右,83個式子,幾百個動作,編排嚴密,連貫性強,絕對不能走思。打太極拳強調專心用意,打拳時每個動作理法勁道都要體現出來。
如果意念不能集中,拳式就會走錯,拳也打不成了,有人說走路散步是好的運動方式,其實走路時可以繼續想事,很難入靜,而太極拳是入靜的好方式。
2、松柔
太極拳技擊大特點是“化打結合”。對方來力,我盡量化開。能容能化,使對方失去平衡為主,不制敵于死地。
化打合一,特別是陳氏太極拳打低架子,這是因為低架子容量更大。陳發科公強調“順隨”。陳照旭先生講:四大塊都要放松,即兩肩和兩胯一定要放松。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3、輕沉
拳打起來一定要輕沉兼備,尤其是手要向上發勁時,腰胯必須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雞獨立,右手向上舉,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樹要往高長,根一定要深扎。
太極拳中包含了很多對稱關系,相互矛盾,對立統一。在練習中,要抓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這樣練習起來簡單易上手。
再有倒換重心,一定要襠走下弧,腳的五趾要緊緊抓住地。順纏變逆纏、逆纏變順纏,凡是轉關時,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時,肘要墜,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時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時邊呼氣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