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習練太極拳的好處非常多,可以強身健體,也能技擊防身。太極拳的養生功效主要體現在內氣上,練太極拳內氣能調節臟腑,下面隨著太極拳練習一下吧!
太極拳內氣的七大表現
太極拳是傳統武術中的內家拳,習練太極拳要培養內氣,太極拳內氣對身體起著巨大的保健養生作用。
一.雙手十指發麻、發脹,發紅
在大腦意識的支配下.由于長時間的有規律運動.長時間的放松及經絡、神經有規律傳導.會在人體肌膚中形成一個循環的傳導路線。當這個路線遍及全身的時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氣路”。此時人體在普通運動中肌肉所產生的硬勁、僵勁.就會被消化。這種經絡與神經在全身的傳導,會明顯地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會使傳導路線中的毛細血管打開。特別是在“氣“達四梢的時候,人體末端的毛細血管開放.十指乃至手掌就會發麻、發脹、發紅。
二、小腹沉實
由于太極拳要求全身放松,氣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內臟下沉.使小腹沉實。
習練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練習者可以身體放松,緩解壓力,集中練拳的手,可以釋放大腦疲勞。
三、呼吸緩慢并加深加長
由于長時間氣沉丹田,胸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致使呼吸加深加長,特別是在定式時,呼氣緩慢且深長。
四、產生腹鳴
由于呼吸配合動作的開合而鼓蕩.使腹腔運動加大.盡而促進腸的蠕動,產生腸鳴。
五、口生津液、下腹排氣
由于舌頂上腭,緩慢調息及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會使口生津液.下腹排氣。
太極拳內氣能調節臟腑功能,加快腸道蠕動,消化不良者練習太極拳能調理腸胃功能。
六、腰眼發熱
由于腰脊旋轉,命門穴受到刺激,使兩腎血液循環加快,進而兩腰眼發熱.即拳論中提到的:“兩腎如滾湯。”
七、流動感
由于長時間的意念導引.會使身體有一種沉實的感覺。由于動作節節貫穿的運行,使意念所到之處,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隨動作而發脹并節節傳遞的流動感覺。
練拳者出現以上現象;說明已經產生了內氣,并且內氣已開始在體內運轉,反之.如果雖經長期鍛煉卻沒有以上感覺,說明內氣沒有打通.就要及時調整鍛煉方法。
練太極拳能陶冶性情
習練武當太極拳,能夠在時光的推移中,逐漸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個性。由于武當太極拳多主“柔”,兼及剛,在習練運動風格和應用中主張“柔化剛發、慢勁快打”。
導致了急躁個性的練習者,逐漸在拳功的“約束下,歇去火性,變得“含蓄”了許多;性情柔軟的練習者,逐漸在拳功的“約束”下,不知覺中改造個性,培置了陽剛之氣質,變得“干練”了不少。
武當太極拳能夠自然的自我調節,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并且還能有健身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