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華武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和娛樂。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太極拳養生能滿足人們的要求,那么,如何能實現太極拳祛病強身的作用呢?下面隨著太極拳教程練習一下吧!
太極拳強身健體的四大要領
太極拳是一項有氧代謝運動,通過練習太極拳能打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滋養臟腑。
其一,形不破體
動作招式圓綿連活、隨曲就伸、偏沉則隨,內外相合、自然舒適,柔凈飄逸,進入實現演練太極拳和日常生活中,均做到松穩慢勻。
其二,氣不涌出
練太極拳千萬不要追求氣感,亦不能讓氣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集聚,要“氣遍周身不稍滯”;更不能隨意發脾氣。《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這些致病的七情,要避免,力爭做到松散透空。
練習太極拳要氣沉丹田,將身體里的氣下沉到丹田處,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有助于身體排毒。
其三,意不著相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這個境界,需一定時間的錘煉和默識揣摩,錘煉和默識揣摩的重要內容是松空圓滿。
其四,神不外露
行拳走架和日常生活中,要收視返聽,七分向內,三分向外,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乃至于無為。”要逐漸實現松化靜定。
強身健體的關鍵,是建立有效補充生命能量(精氣神)和解除疲勞的秘密通道,這個通道,藏在太極拳中,有心人一定要發現之、踐行之,深悟之。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注重意念引導,長期這樣練習能鍛煉大腦,釋放大腦疲勞,防治健忘失眠、神經衰弱。
太極拳養生技巧
技巧之一:誰先合,誰能贏
從總體上控制對方、包住對方、籠住對方?;蛴靡皇?、或用雙手、或用雙臂、或用雙肘、或用一手一肘、或用肘彎里側夾住對方、或上下配合別住對方。
總之,凡是使對方處于背勢者,都屬于拿,都屬于合。另外還需要強調的是一個"先"字,誰能先合,誰能贏。
太極拳技擊中要求剛柔相濟,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但是太極拳從不主張先發制人,因此,有好勝心理的人應該改變思想觀念。
即要主動,首先要從精神上控制他、包圍他、藐視他,使他處于我的包圍圈之內,決不能讓他合住我。因此,平時練拳必須注意聚精會神的合力之法,做到能開又能合。
技巧之二:化打合一,引進合一,點線合一
太極拳往往講求引化為先,先引化而后發放,其實這是初級功夫。高級功夫應該是化打合一,引進合一,化就是打,打就是化,使引化與進擊同步化,統一行動。
第一種功法(或第一種手法)是先引后發。即待對方來勁被我引化落空之后,我再將內勁外力合而為一(意氣力三結合),合力發之。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練習太極拳要熟練套路,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快速入靜,并且能夠快速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第二種手法,是邊引邊進、或上引下進、左引右進等等。
第三種是化打合一、引進合一。即一個引化動作之中也有進,也有打。打中有化,化中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