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已經成為人們常見疾病,我們每天都在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怎樣預防高血壓呢?我們今天探討一下太極拳對高血壓的影響有哪些,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可以改善血管的韌性。下面隨著楊氏太極拳24式練習一下吧!
楊氏太極拳24式對血壓的影響
科研人員發現,練楊氏太極拳24式能改善血管彈性,讓已經緊繃的血管恢復到原先,有效降低血壓,太極拳對血壓起著醫療作用。
許多研究證實,太極拳鍛煉能延緩心血管機能的減退。提高血液系統的功能。尤其是增強免疫功能。對于增強機體抵抗力,延緩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心臟的泵血功能是心臟基本的功能,心率和血壓是反映心血管機能的重要指數,進行10分鐘以上的太極拳練習后,心律為120次/分左右。因此,它是一種中低強度的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機能。
太極拳為什么能降血壓呢?這跟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密切相關,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可以讓我們全身達到靜的狀態,平復血壓。
國內研究發現,太極拳練習后恢復期內舒張壓低于運動前水平。由于舒張壓影響冠脈血流,運動后舒張壓下降對于心肌的供血具有重要意義,運動后即刻收縮壓上升幅度不大,恢復期內有所下降,但維持較高的脈搏壓差,這說明太極拳可以減少外因阻力,改善周循環。
尤其是舒張壓較低對冠狀動脈血流的心肌供血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另外太極拳很多姿勢要求“氣沉丹田”,這是一種膈式呼吸。膈肌與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促使腹壓不斷改變。促進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環狀況,加強了心肌營養,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
堅持練習太極拳能減少藥物量,而且每天還能擁有美好的心情,有效預防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
研究發現練習太極拳后,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ESD)減小,縮張末期內徑(EDD)增大。
根據Staring定律心臟收縮產生的能量是心肌纖維長度的函數,隨著EDD的增加,舒張末期容積(EDV)亦增加,必然引起心肌纖維初長度的增加,從而使心臟收縮力加強,有利于血液的排出。
楊氏太極拳24式降血壓的臨床表現
(1)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改善新陳代謝,使血壓、血糖、膽固醇、血脂得到很好的調節,防止或延緩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的發生。
(2)長期練習太極拳,由于在練習時要調整呼吸,從而使膈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使肺組織保持一定的彈性,還加強了胸廓的活動。使肺活量和氣體交換量明顯增加。
(3)堅持練習太極拳可以使全身的肌肉、關節得到鍛煉,減慢肌力的衰退速度,保持關節的靈活性,還可以減少或推遲骨質、韌帶等的硬化、鈣化退行性變化的發生。
(4)堅持練習太極拳對神經系統也有好處。由于練習時動作連綿不斷,呼吸要勻、細、深、長,要求大腦高度集中進行指揮,可以鍛煉大腦神經細胞的工作能力,使其反映迅速靈活,準確協調而不易疲勞。
楊氏太極拳24式降血壓的特點
第一,太極拳動作柔和,全身肌肉放松能使血管放松,促進血壓下降。
第二,打太極拳時用意念引導動作,思想集中,心境寧靜,有助于消除精神緊張因素對人體的刺激,有利血壓下降。
第三,太極拳包含著平衡性與協調性的動作,有助于改善高血壓患者動作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太極拳種類繁多,有繁有簡,可根據每人狀況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