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樁功是太極拳基本功,多練太極站樁可以訓練腿部力量,同時還能鍛煉腰部。有的人練完太極站樁后,感覺到全身酸麻,還伴有氣喘吁吁現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太極站樁的注意事項,下面隨著太極拳實戰學習一下。
練太極站樁的四大注意事項
練太極站樁非常辛苦,但只要我們靜心修煉,我們可以發現太極站樁非常靈活有趣,在練習中,我們要注意陰陽、虛實轉換。
1、用鼻吸口呼,在吸氣時要舌尖頂住上腭,呼氣時將舌尖放下。因上腭是督脈之端。舌尖是任脈之始,所以每一呼一吸都必須通過任督二脈的觸匯后,將舌尖放下,咽一口氣隨津液向下,越過中丹,注入下丹田。
周而復始,反復演練,是促使大小周天暢通的重要環節之一。
學習太極拳必然要學會太極拳的呼吸,在練習太極站樁時,我們要用鼻子呼吸,學會自然呼吸,將氣體集中到丹田。
2、吸氣時胸腹部內收,氣隨著意念由會陰起,通過尾閭關順脊逆行而上,越玉枕達百會。在氣逆行向上時,身體略上升,背略上拔,周身關節、肌膚毫毛皆有欲開之意(但氣向上逆行時拔背切不可過,過則氣血上浮,有橫氣填胸之弊)。
3、呼氣時身體略下降,周身各部位,包括五臟六腑皆有合拍之意,隨著內氣下降,含胸、塌腰、氣歸于丹田,但注意切莫用力壓迫小腹,向外鼓蕩則須自然。
4、通過以上各項的反復演練,其目的是擴大肺活量和鍛煉腹部橫膈肌,促使氣布周身和以意導氣,并使大小周天暢通。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習練太極拳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這樣能避免很多錯誤,才能達到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練太極站樁的作用
陳炎林的《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一書中說:“至于太極拳樁步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么極閣崇樓和高堂巨廈又怎么能安載其上呢?可惜現今學習太極拳者多不從此著手,以求漸進,而是初練就練盤架子推手。
須知不經過這步功夫,下部無功,重心易偏。這里特作強調,以引起學習者注意。”
一是提高身體下盤的穩固性;
二是同時打下了利用地面產生反座力的基礎;
三是養內氣加大丹田能量;
四是練就動中猶靜的本事,心靜神自寧,神寧心自靜,心靜氣自行。
沒有內靜,肢體骨內難以內松外柔,在練拳中難以漸漸退去本力。站樁時首先要心靜體松,只有松得開,才能沉得下;只有沉得下,沉至腳底貼地,才能產生地面反座彈力,地心力是行拳走架的源動力啊!
練太極站樁的重要性
陳炎林的《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一書中說:至于太極拳樁步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么極閣崇樓和高堂巨廈又怎么能安載其上呢?可惜現今學習太極拳者多不從此著手,以求漸進,而是初練就練盤架子推手。
須知不經過這步功夫,下部無功,重心易偏。這里特作強調,以引起學習者注意。
學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想要打拳,首先要練好樁功,步扎不穩,拳是無法施展的。
古諺云:“未習打,先站樁”。 俗話說:“練拳不練樁,到老一場空”。拳諺云:“九練不如一站拳以樁為根、樁以拳顯神;樁無拳不靈,拳無樁不穩”,對于初學者尤其如此。
上列諺語都是前輩們對站樁重要性與必要性的一致肯定。楊澄甫宗師對董英杰先生說:“習練太極拳,樁功要過硬。” 太極名家蔣玉堃的《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中說:萬丈高樓從地起。練習太極拳也不例外,必須打好太極拳基礎。太極拳的基礎就是基本功,八種樁型。八種樁型是指腿部的姿勢,鍛煉的目的是增強腿部的力量,達到下盤穩固,從而虛實轉換輕靈,姿勢自然優美。”
凡事都有始有終,所以學習太極拳,一定要打好基礎,扎實的基本功,對提高太極拳境界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