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劍是在太極拳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太極劍的特點大致可分為文章中的四點,堅持練習太極劍的好處可強身健體,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下面隨著太極劍32式演練一下吧!
太極劍32式的四大運動特點
學習太極劍要做到心靜體松,全神貫注練習,在運劍的時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劍很鋒利,以免傷害到自己及他人。
①神舒體靜、內外相合
太極拳與太極劍一樣,具有心靜體松、神態自然、一意運身、重意不重力的特點。在姿勢形態上要求立身中正安舒、頭懸頸項、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動作中要求意念引導、精神集中、動中求靜、氣沉丹田、呼吸自然,并與動作相配合。
②輕靈沉著、剛柔相濟
太極劍要求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在意念的引導下強調勁力的內在表現,含而不露、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輕靈沉穩。
一些太極劍有明顯的發勁、加速和跳躍動作,在練習中要熟能生巧的運用各項機能,要將太極劍運動的靈活生動。
如太極劍中的“夜叉探海”“餓虎撲食”等動作均為發力動作,太極劍32式中的“左右云抹”為加速動作,“野馬跳澗”為跳躍動作。遇此動作要剛中有柔,腰腿發力,轉接柔順,從而避免生硬的拙力。
③連貫圓活、連綿不斷
太極劍的動作連綿柔緩,節奏平穩,運轉圓活,動靜相合。其風格動靜分明、節奏強烈,這與其他劍術的陽剛之美迥然不同。
④劍法清楚、身劍協調
太極劍與其他劍術相同,要求劍法清楚、力點準確、動作規范,要準確地表現出各種劍法的攻防含義。不僅如此,它還要求具備姿勢優美、瀟灑飄逸、蓄發相間、靈活多變的特色。
在演練中做到身與劍結合,劍與神合,使精神、身體與各種劍法協調一致,體現物我相合、天人合一的道法真諦,體現太極劍的靈魂。
練習太極劍32式要追求高境界
所謂“神似”,即在動作正確的基礎上,進而追求太極劍的意境、神韻、氣勢、風格,并追求其文化和精神內涵。
不但要注意每個動作的身法步法劍法,還要注意某些整體要求。全身放松柔順,呼吸自然深長。
太極拳演練要速度均勻,太極劍則可以在劈、點、挑、刺的瞬間,適當加快速度,顯得更有氣勢(并非必須如此)。如果用長劍穗,還要考慮劍穗運轉的靈活性與美觀性,既要運劍又要運穗。
神似的重點是意念鍛煉,不但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還要“以身運劍,劍神合一”,進而身心兩忘,純以神行。凡此種種,已經進入“功夫無息法自修”的階段了。
楊澄甫先師有個太極劍的題詞:“劍氣如虹,劍行似龍,劍神合一,玄妙無窮。”此即神似的要求。
這個題詞,我們首見于《武林》雜志1983年第11期,不知何時為誰題寫。顯然,它是別人代先師所題,楊澄甫先師的文化不高,沒有這樣的書法水平(有人說先師不識字,不是事實)。
從筆跡分析,可能是陳微明先生代筆。不管怎樣,我們把它看作“楊澄甫先師論劍術”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