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教程是現代人喜歡的運動方式,也是一種長壽運動。太極拳的特點是陰陽變化、延年益壽,學習太極拳可以增強體質,太極拳養生讓你身心愉悅,下面隨著太極拳24式練習一下吧!
太極拳24式四大功能益壽延年
太極拳是一種柔和的有氧運動,對身體起著按摩作用,腸胃不好的人,通過修煉太極拳可以改善腸道功能。
調劑消化器官
太極拳運動,由于逆式腹呼吸,呼吸深度增大,使橫膈膜上下活動次度隨之增加,促使消化器官功能大增,腸胃積氣消除,保持谷道暢通,經絡與消化系統,得以調劑與改善,營衛吸取與供給充份。
同時,增大唾腺液分泌功能,唾液增加,隨呼吸流入胃中,不但有助于腸胃的消化,且有助于人體內的自療機能,預防諸多病變。所以道家煉丹者稱“唾液為化丹妙藥"。
太極拳雖然不是仙丹妙藥,但是太極拳對疾病起著一定的防治作用,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精神好。
保護呼吸器官
人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人的呼吸與性別、性齡、身體姿勢、海拔高低、氣溫、氣濕、氣壓、風向、風速等有關,在正常狀況下,男性每分鐘呼吸12到18次,女性13到19次,其臟腑橫膈膜運動一至二公分之間。
而練太極拳時,由于內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外以肢體配合引導,從而使氣布周身,全身毛孔大開,這時所吸入的宇宙真氣,與體內原真之氣在丹田會合融聚。由于逆式腹呼吸作用,不僅使橫膈膜運動增大四至五倍,亦使身軀正直肺活量增大、腰圍減少。
醫諺云:“腰小一寸壽延十年。”長期練習太極拳可提供每一細胞所需要的營養,使全身器官都發揮應有的潛在自療功能,抑制肌筋萎縮、毛發脫落、骨胳松軟,從而減緩衰老、防治諸多病癥。
太極拳以腰為軸,用腰部帶動全身四肢,這樣可以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同時還能促進身體免疫功能。
調節心臟系統
人在安靜時,毛細血管的開放僅占全體總數量的千分之二點五左右。氣血循環流速遲緩,骨骼肌筋膚發肢體末梢,所需營衛供給量減少,猶如高處自來水管水壓或水管淤塞而缺水,而人的血液循環與之相類似。
練太極拳時,由于身體四肢按一定的姿勢與速度收縮屈伸,內氣鼓蕩,動作柔順和緩,促使心臟跳動頻率增加,壓力加大,血液出入心房量多力大,循環流暢,使得周身毛細血管全部得到開放擴展,將血液中滯留的廢棄物質清除。
另一方面毛細血管得到充分營衛供給,維護生理機能,避免病癥細菌及其它有毒物質侵害。所以習練太極拳對于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冠狀心臟病等,都有顯著效果。
改善臟腑功能
太極拳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控制臟腑器官。據現代醫學研究所得結論:“因為人體內臟器官是由植物神經系統管理,而植物神經又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人體發生許多疾病,都是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如能時常作緩慢柔和順暢自然的肢體運動,使之與內氣接合互動、與中樞神經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則可維護內部臟腑機能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有意識主導內外相合而互動的太極拳運動,既可調節內部臟腑機能,亦可營衛滋潤肌筋骨骼,使氣血更新、胃腸蠕動正常快速、營衛攝取良好,這樣人的情緒穩定,精神飽滿,精力旺盛,袪病健身益壽延年自然水到渠成。
太極拳24式的特點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
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太極拳不僅有神奇的健身的功效,其還有防身作用,太極拳具有很強的實戰性,經常被運用到武術比賽中。
適應性
有些武術可能更適合男性去學習,而太極則不然。太極拳適合各個年齡層次,沒有男女區分,很多人都能學習。因為太極拳拳式并不難,很容易學會。而且太極拳出拳速度較慢,動作比較柔和,不需要花多大力氣。它講究的是意、氣、形、神相結合。
太極拳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專利。
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并從中獲取各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