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人患上緊張性頭痛,有什么辦法可以防治呢?養生太極拳可以幫助你緩解頭痛癥狀,太極拳的養生功效具有中醫原理,下面隨著太極拳教程練習起來吧!
練太極拳能緩解緊張性頭痛
近幾年,隨著科研的發展,太極養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比不可少的運動,事實證明,練太極拳可以預防好多疾病,能達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研究人員組織緊張性頭痛患者進行為期15周的太極拳練習。經過練習,這些患者的頭痛癥狀有所緩解。科研人員在對練習者的身體各項功能進行測試后發現,患者的體力、社交能力以及精神狀態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
精神過度緊張和壓力是引起緊張性頭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太極拳是一種靜中有動、令人放松的運動,能夠有效地調節人們的身心和諧。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練習者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機能,增強體質,達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
修煉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動作完整,以腰帶動四肢,是一項完美的全身運動,與此同時,還能緩解精神壓力。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和注意力集中,動作需要完整,由眼神到上肢、軀干、下肢,上下照顧,前后連貫,這就需要練習者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和身體的其他系統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
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可以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對心理疾病,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專家表示說其實練習太極不僅對老年人對于年輕人也非常適用,對于現在工作以及學習的壓力都有緩解作用。
太極拳不僅是老人的運動,也是現代年輕人的精神良藥,常練太極拳的人,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太極拳將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練拳煉人,拳練一生
拳諺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又說:“外練筋骨膜皮毛,內練意志精氣神。”總之,練拳必須內外兼練,必須包括身、心兩個方面。其中心理意志是支配著一個人能否把拳練好,特別是能否“拳練一生”的根本所在。
打太極拳的重要核心就是要每天練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全年不得間隔停斷。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自然會終身獲益。能否堅持終年不輟地練拳,這是對一個人意志力的磨練和考驗。
一般地說,這與人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修養有著直接的關系。凡是武德、武風、心地、涵養,都屬內練的范圍。
這就是“練拳煉人,拳練一生”的道理。換句話說,這里包含了“人練拳,拳練人”,“既煉身,更煉心”,即通過長期練習太極拳時的“慢中求功”、心平氣和、全神貫注等具體要求,逐漸地磨練出日常處事的從容不迫、不急不躁,養成“誠以待人,毅以治技”,心地寬闊,富有涵養等等良好習慣,從而使自己在心理上能經常保持平衡和坦蕩長樂。
所有的拳外功夫都是百煉成鋼的,這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常言道:“練拳容易,煉人難。”所以,對“練拳煉人,拳練一生”的道理,切不可等閑視之。(注:練、煉二字有著不同含義)。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我國古代醫學經典著作就曾指出,調攝精神對于增進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唐代王冰注:“恬淡虛無,靜也。”)
太極拳歷來非常強調心靜氣順,精神貫注。如清代王宗岳《十三勢歌》說:“靜中觸動動猶靜”,“氣遍身軀不稍滯”,“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等句便是。
再如清代李亦畬《五字訣》的條目:“一曰心靜,二曰身靈,三曰氣斂,四曰勁整,五曰神聚。”其中心靜、氣斂、神聚,都與上述所引《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句的精神相合。盡管一為醫理,一為拳理,但兩者之間確有其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