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本質是門武術,武術肯定要涉及到內功,修煉太極拳內功的物質基礎是精氣神。這也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核心,太極拳教學對其有詳細的講解,下面隨著太極拳了解一下吧!
太極拳內功基礎是精氣神
太極拳屬于內家拳,太極拳重視內外兼修,但是有的人往往都重視外在,而忽視內在,這樣是學不到太極拳的精神要領的。
太極拳內功是太極拳的內家功夫,指通過重點訓練內在呼吸方法、內在勁力和內在精神氣質,把人體自身的能量調動起來,提高精、氣、神質量所產生的功能狀態及功力。
它作為一種內氣功法系統,一般包括靜功法、調息法、練勁法、推手練功法、單式練意法等等。其實質在于“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達到神氣合一、形神統一。內功的物質基礎是精、氣、神。
精氣神是太極拳內功修煉基礎,也是每個習武之人重視的地方,常練太極拳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精氣神的修煉方法
一、傳統太極拳運動對人體“精”的固守
傳統太極拳運動對人體“精”的固守,主要是對“先天之精”的充實和“后天之精”的蓄養。根據中醫理論,“先天之精”是稟受于父母的生殖、遺傳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來源于飲食物,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氣,以及臟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通過代謝平衡后的積蓄部分。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均藏于腎,稱腎精。腎精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調節體內津液的輸布和排泄、維持人體內津水代謝的平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太極拳具有中醫原理,對人們的精神起著調節作用,堅持練習太極拳可以改變易生病體質,還能提高身體平衡性。
按照中醫的藏象學說,精氣是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故有“夫精者,身之本也”之說。強腎養精,調節機體內部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是傳統太極拳健身養生的主要方面之一。
二、傳統太極拳運動對人體“氣”的滋養
太極拳運動除了養身外,尤以養氣為主。拳諺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太極拳運動對人體氣的滋養,主要是對后天之氣(外氣)的調納和先天之氣(內氣)的攝納。
氣在人體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氣遍及全身,既可用以催血,又可用以養血。氣與血的關系是以氣為主,血為副,氣為衛,血為營。人的一生全靠營衛。
如果血不足尚可暫生,氣不足則立陷險境。因此,滋養“氣”是太極拳健身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
腹式呼吸是太極拳有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特點之一。它要求動作與呼吸配合,動作的開為吸,合為呼,升為吸,降為呼;在變換姿勢為吸,定勢為呼。
講究動作的柔緩、均勻、連貫、圓活和深、緩、細、長的呼吸自然配合。這種動作與呼吸自然配合的運動方式,有利于胸部舒展寬松,使肺活量增大,納取自然界中更多的清氣(后天之氣)。
清氣進入肺部之后,有一部分與水谷精氣合成為宗氣,積聚于胸中“氣海”上司呼吸;另一部分與水谷精氣合成后,循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輸入血脈,轉化為營氣,以運行血液。
宗氣足,肺部的吐故納新,新陳代謝就健旺;營氣足,血液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器官就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