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在中華武術史上已有多年,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柔和緩慢,很多人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的運動,但是科學也證實了這點,老年人適宜練48式太極拳,下面隨著48式太極拳演練一下吧!
老年人適宜練習48式太極拳
科學證明,打太極拳的老年人,身體健康指數要高于不練拳的人,48式太極拳對老年人的身體非常好,應該成為首選的鍛煉方式。
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習練這種中國傳統“身心合一”技藝的老年人患高血壓的可能性降低,而且身體更加強壯。
他們認為,心臟功能的改善和肌肉力量的加強意味著,打太極應該被視為老年人保持身體健康的首選方式。太極拳目前在全世界越來越受歡迎,其典型招式是緩慢、從容的重復性動作,以身體的協調和放松而不是肌肉的緊張為基礎。
根據科學家進行的這項研究,從脈搏跳動頻率的測量可以得出結果,打太極拳可以改善動脈血管的擴張與收縮。
此外,打太極還能增加膝部肌肉的力量。科學家對香港的65名老年人進行了研究,其中29人來自當地的太極拳俱樂部,這些人3年來每周至少打90分鐘的太極,其他36名研究對象則不做這種運動。
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包括血壓、血管阻力和脈搏在內的幾乎各項醫學檢查中,打太極拳者的表現更勝一籌。
其他的分析結果還表明,打太極拳的人平均來看肌肉力量更強。
48式太極拳之所以能吸引人,就是因為48式太極拳可以隨地練習,不受裝備和場地的限制。
老年人練48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莫弓過
主要是指屈膝程度不要太過。膝關節本來是做屈伸運動的關節,但在太極拳這種特殊運動形式中,若屈的太過,必遭傷害。
做弓步時,前弓步的膝尖應落在腳面以內,小腿好不要越過與地面的垂直線。許多老一輩拳家都十分強調這一點。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在練習中,身體都是處于半蹲狀態,膝關節承受著全身的重量,在練習轉腰時很容易傷到膝關節。
太極拳運動時,過度運作一般是一腿承擔體重一腿運動,若膝關節屈曲太過,形成死角,加之強壓,長期如此必城病變。學者不可不慎。如何才能屈曲不過,關鍵是松腰減臀,尾閭中正,上體豎直,既所謂立身中正。
2、莫扭擰
主要是在轉身時負重扭轉不要過度,腳尖與膝尖不要形成夾角,要始終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3、莫滯勁
行架過程中多是一腿負重,膝關節既要承受自身體重的壓力,還得承受運使勁力的沖擊。所以在主觀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老年人在練習中,要保持周身中正,做到不偏不倚,這樣才能保證在練習中不會傷害到關節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