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在武術史上已有多年,太極養生已經成為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練楊式太極拳85式要求用意不用力,有什么好處呢?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感度,下面隨著楊式太極拳85式一起演練一下。
楊式太極拳85式用意不用力提高神經系統敏感度
神經系統的敏感度與身體的衰老成正比,隨著年齡的增長,敏感度也會越來越低,常練楊式太極拳85式可以提高身體素質。
人體老化,先發于神經系統的萎縮和衰竭。如,面部皮膚松弛起皺、前額脫發,源于細胞再生神經的功能下降;耳聾眼花,源于聽、視神經的老化;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源于分辨檢索神經的老化;腿腳不利索,源于中樞支配神經的老化。
凡此種種,人體所有功能無不是源于上余萬條神經的作用。任何一條神經的萎縮,都將直接導致人體某一器官功能的下降。太極拳與其他拳種的大區別,就在于它是一種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體的運動。
修煉楊式太極拳85式要求用意不用力,練習者在練習中可以感到身心放心,周身愉快,常練太極拳可以解決我們失眠問題。
太極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種意運動,其次才是形體運動,也即人們常說的形神兼備。反之,練功心不靜,意不專,形散意亂.內外失調,便失去了太極拳的靈魂或本質。
正是由于太極拳的這一功法特點,功深藝高的老拳師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聾、眼不花、腳不沉,其肌膚的敏感性仍異于常人。
拳書上所云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即是形容不頂之意,也是概指拳手肌膚的靈敏度。所有這些,無不賴于用意練意延緩了神經老化的緣故。
楊式太極拳85式是我們養生的好運動,通過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可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練習楊式太極拳85式的注意事項
動作姿勢要正確
太極拳動作姿勢的基本要求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斂臀、沉肩墜肘、舒指坐腕、尾閻中正。
如果動作姿勢不正確,勢必影響力量的協調發揮,使不該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續緊張,造成局部肌肉勞損和關節的負荷過重,如屈膝下蹲動作深度過大,就會造成膝部勞損。
技術動作要規范
規范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氣沉丹田、圓襠活髖、內鼓外安、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要做到起點準確,運行路線清楚,止點到位,動作連貫,上 下相隨,手眼配合,從而使身法自如。
但很多練習者在練習中,上下、左右脫節,如轉體動作,上體轉而下肢不轉,使膝關節扭曲力過大,造成膝關節運動損傷;或 者動作不連貫,造成不應有的停頓,使腿部肌肉持續緊張。
運動量不宜過大
多數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時間大都在40~60分鐘之間,還有25%的人超過60分鐘,其間休息時間過少。這樣的運動量對中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是不合適的,可考慮壓縮練習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
專業人士指導
在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極拳時出現了腿部肌肉和關節損傷。因此,練太極拳時好有專業人士指導,或按運動處方練習,腿部已有損傷的中老年人不宜練習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