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技擊功能逐漸削弱。但是如何才能提高技擊水平呢?太極拳的特點是心靜,心靜才能提高技擊水平,下面隨著太極拳實戰練習一下吧!
心靜能提高太極拳技擊水平
心靜能讓我們放松身體,在靜心修煉中提高技擊水平,這才是正確練習太極拳的方法。
第一,從養生方面講,心靜能防疾祛病,強身健體
古人說:“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性靜者多壽”。拳諺也說:“心靜才能養精,精足而氣充,氣充而神沛”,“神為主帥,身為驅使”。
心靜有助于調節神經,通暢血脈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平衡陰陽;有助于引導吐納,呼吸深長,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器官功能。
心靜能排除心理障礙,忘卻憂傷,沒有得失的顧慮。沒有名和利的困惑,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
緩解緊張,振奮精神,永葆心理青春。一句話,心靜是養生健體之本。然后,從三方面著手做到心靜。
第二,要心正
也就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武德。這是每個習拳者應有的心理狀態和基本素質。古人說:“仁者無欲,故靜”。
因此,習武應以防身御敵、增進健康、陶冶情操為目的,以弘揚太極文化、繼承和發展武術事業、更好地造福人民為己任。盡可能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融于他人的幸福之中。如此毫不妄念,不求靜而自靜矣!
練習太極拳要心正,有的人知道太極拳具有實戰功能,抱著打人的目的修煉太極拳,其終結果是一事無成。
太極拳技擊原則
一、以靜制動
太極拳之靜,乃動中之靜,包括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心理之靜,指任敵千變萬化,我只以鎮靜應之。惟心靜才能分明敵勁之來龍去脈,我才能乘其虛而攻之。
在瞬息萬變的技擊情況下,我應始終保持自身重心的穩定,此即生理之靜。在保持自身靜的同時,應千方百計破壞對方心身的平衡,以利我之出擊。以逸待勞,勁不虛發,是以靜制動原則。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一動無不動,是一項完美的全身運動,學習技擊就要全身運動協調,在實戰退進有度。
二、以柔克剛
太極技擊系用隨敵勁伸縮而不含抵抗之柔勁,它對任何加于我之力,抱定不頂抗態度,而是予以走化,使之落空,然后引出對方弱點,運用合力的原理發勁,從而收到以柔克剛以小勝大的技擊效果。
以柔克剛之理在于剛勁是有限的,以剛應剛,則力弱者敗;柔勁是無限的,敵力無論如何強大,我均以柔勁化之,則敵力于我何用?
三、以順避逆
太極拳運動由無數圓圈組成,圓運動以逆來順受技法避免了敵加于我的任何直接打擊。因直來之力與我之圓相交,我旋轉使力成斜角而分散,減退之程度與斜角之大小成正比,故走化甚省力。
練習太極技擊要學會化勁,很多人喜歡用勁,但是在實戰中若能將對方的勁化為自己的勁,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