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之間的信任度越來越低,勾心斗角,導致很多人心理問題。太極拳的好處是幫助人們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哲學觀,下面隨著太極拳教程練習一下吧!
修煉太極拳有利于心理健康
太極拳講究的是舍己從人,忘記自我,去掉個人意識,凡事從客觀角度出發,考慮周全,心平氣和,處理矛盾。
對知識分子的心理測定充分說明,有抱負、有成就的科技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太極拳鍛煉,對發揮正面A型性格,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有明顯效果,更使其事業有成而心理健康,積極進步而情緒穩定。
充分考慮和照顧周圍人群和環境因素,謙遜隨和,從而延緩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善人際關系,使社會安定。據心理研究測試,太極拳對改變精神質這一維度的性格特征有良好作用。隨著練拳時間增長對改變人物性格有更多影響。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修煉太極拳能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教會我們如何做人,讓我們每天擁有好心情。
太極拳論:“恬談虛無,正氣從之;精神內收,病安從來,活百歲乃去。”防病于未然,立足于全人類生命質量的提高,面向21世紀解決人類一大困境,以少資金、少費勁,出大成果,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
太極拳對心理的影響
《黃帝內經》指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說明不良情緒可引起五臟氣血紊亂,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疾病。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只有心理健康,才會有身體健康。祖國醫學早就提出了“心定則氣順,氣和順則血道暢通,精氣內充,正氣強盛”的觀點。
要求喜不過旺,怒不過激,思不過濾等正常精神狀態,太極拳強調動中求靜,外動內靜,有助于保持練習者心理的平衡與精神放松。
修煉太極拳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讓人們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去看待問題。
通過松靜、自然的調節,使大腦皮質在運動中得到積極性休息,使散亂的雜念逐漸安定下來,進入無憂無慮、超凡脫俗的清凈世界,消除緊張、焦慮、抑郁等消極心理,從而達到心情舒暢、氣血順和、陰陽平衡的效果。
《黃帝內經.素問》提出“靜者壽,躁者夭”,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健康,首先是道德健康。世界上有許多長壽者,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美國心理學家杰爾曼和他的學生歷經70‘’年對死亡者道德的心理與壽命做過對比研究,結果是道德高尚者要多活2至4年,其實我國古代養生家早就認識到道德與養生的關系。
《呻吟語》曰:“乃知養德,尤養生第一要也”;孔子也反復強調:“善者康,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
《壽世保元延年良箴》云:“積善有功,常存善德,可以延年”;老子的《道德經》提出.“去甚、去奢、去泰”。主張人在道德修養方面要清新寡欲,心淳質樸,少存雜念,去掉極端、過分、奢侈的欲望。
所以說道德高尚,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并能提高人們的內心修為。
道德是判斷美、丑、善、惡的標準體系之一,是人們安排自己道德生活方式的根本依據.道德高尚的人,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他們胸襟開闊,心里坦蕩,光明磊落,行為端正,寧靜處世,淡泊名利,知足常樂,對生活熱愛,對社會充滿感激。
這種充滿溫暖和美感的外在道德評價,能使人內心產生許多快樂。心情愉快,有助于化解自身的煩惱和壓力.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健康增壽。
反之.道德修養差的人,心胸狹窄,私心過重。嫉世妒人,甚至胡作非為,損人利己。這種陰暗的心理狀態,會引起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免疫力降低,導致疾病,損康折壽。